肠胃炎手法流程:
第一:
先开后背督脉,重点做夹脊穴和膀胱经:肝胆、脾胃、大小肠,点刺圆柔找痛点上油(8、7、14、2、1)捂热,接着抚慰;
第二:
翻身开任脉,从天突穴(嗓子眼)1直到曲骨穴(耻骨);再开胃经,从锁骨横开到乳房最高点1直到腹股沟(两侧都做);接着开脾经,从腋下往上滑(不要横着往上)拐弯往下滑(乳房侧面)乳跟收一下到腹股沟。
第三:
点开穴位(先点刺后滑指)上中下腕、气海关元、天枢大巨(肚脐眼两侧1.5寸)
。第四:
胃点刺圆柔找痛点上油(8、7、14、2、1);肠点刺圆柔找痛点上油(8、7、3、1)。
第五:
便秘手法,大肠走向上横下先点刺后滑指再抚慰(痛点上油8、7、3、1)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圆柔(注意顺时针是逆时针的2倍)。
第六:
做腿,先做腹股沟交叉点点刺圆柔打开,腿外侧胃经一直到解溪穴(脚背系鞋带处),腿内侧脾经一直到太溪穴(脚踝内侧处),最后抚慰!
肠胃炎病因:
肠胃炎是泛指消化系统发炎的疾病,为笼统的称呼,具有非特异性,通常不能清楚判定病因。
肠胃炎病因主要有细菌、病毒、农药、食品本身的毒素、食品和食品起的化学作用、或其他无机性物资污染等。
急性肠胃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品,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容易消化的食品而引发的肠胃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肠胃炎的常见自检方法:
1、饭后饱胀或整天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步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斟酌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2、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的时间可能已很长;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品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3、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近期才出现,且伴随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由于有可能是胃癌。
4、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粘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这类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5、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常常提示可能得了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初期。
6、常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胃痛,乃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减缓,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这类情况可能得了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7、饮食不当或受凉后产生腹痛、腹泻,可伴随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肠胃炎的危害
1.急性胃炎病发较急,症状明显,严重的呕吐好腹泻会致使患者电解质和体液丢失,造成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乃至败血病。
2.腹泻和呕吐作为胃肠炎的常见症状。患者由于腹泻和呕吐而丢失大量水份和无机盐,当失水超过体重的5%时,就会随之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缺钾时,可出现全身软弱无力,反射减弱,或有心律失常乃至心脏骤停,也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及肠麻痹等症状。
3.胃肠炎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中毒性扩大,多发生在全结肠炎患者,死亡率高达44%,同时易引发肠穿孔。
肠胃炎的预防
1、饮食有规律
很多人在饮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顿,不合口味的就饿一顿,这样就易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进而使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增进胃液的分泌,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因此,饮食应当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2、注意饮食卫生
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使食品在口腔内得到充分的磨切、并与唾液混合,这样可以减轻胃的负担,使食品更易于消化。另外,应尽可能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饮酒和吸烟。
3、保持精神愉快
胃是不是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时间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发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增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
温馨提示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