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管年是成绩满满还是有些许遗憾,,你想成为怎样的老师?
有幸福感
“幸福感”是老师们常提到的词,诚然,如果老师没有幸福感,那怎样教出有幸福感的学生?幸福感从哪里来,幸福感来自于外界,也来自于内心。
或许,繁杂的工作根本就让你无暇思考幸福与否,只是日复一日匆匆向前。但工作之余,是不是也可以去试着寻找自己的兴趣呢?跳出单调的生活,敢于改变自己,给自己生命更多惊喜,从生活中积淀教育的智慧与财富,更有底气把这种惊喜带给学生。
更从容
这想必是大多年轻老师的心声。每次备课的绞尽脑汁,第一次开家长会的忐忑和“佯装”淡定,与熊孩子们的斗智斗勇,无奈望着青春期的学生回想起自己熟悉过往的淡然一笑,有苦闷有温暖,有固执有释怀。
经验的积累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家长,对于年轻教师应该多一份宽容,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去改进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少些指责,多些善意中肯的建议、帮助和鼓励。而对于“一张白纸”的新教师本身,要端正心态,要想方设法提升自身能力,多向年长教师请教,多渠道学习,多读书积累。
不断学习
教育本身就是需要教师在教诲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读书对教师而言,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职业态度。
现实中,有的老师认为,读不读书对学生成绩提高作用不大;还有教师表示,平时太忙根本无暇读书,但也有教师指出,教师的阅读习惯带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带给自己则是一种长久的内心充实与精神愉悦。试想,倘若自己讲的话学生爱听,学生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课,自己也能享受着师者的快乐与幸福,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是更好呢?
笔耕不缀
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自然肚子就会有墨水,那为何不把所想记下来呢?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阚兆成在一篇名为《写作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中提到,教师写作的范围非常宽泛,不是为了发表而写,而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来写,只有真正动手写起来,才能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升自身素养。
每位教师都有很多经验和感悟,迷茫和困惑,发现与思考,创新与突破,喜怒哀乐,成败得失,不记下来,不加进自己的思考写出来,那岂不是太可惜了?阚兆成说,教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可看成做研究,备课是一种策略性研究,上课是一种临床性研究,听课是一种比较性研究,评课是一种诊断性研究,教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而读书写作是一种融合性研究,所以整理、归纳、总结这些研究,非常有意义。
跟上时代
什么应该变,什么应该不变,这是值得教育者深思的问题,认清变与不变,才能在教学中巧用方法来平衡。
变的是教师观念,变的是用技术改变教育,变的是培养内容与方式,而唯一不变的是立德树人,培养真正的人。
除了应用网络工具教学,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教育、课堂方式也不停涌现,看来,新的一年对于老师来说,要紧跟时代,而在更新技术的同时,认清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有什么变化,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也是一个大问题。
懂得爱自己
希望每一位忙碌的老师都能好好爱惜自己。爱惜自己其实很简单,都要从简单的小事做起:
好好睡觉
做一个会休息的老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学会劳逸结合,缓解疲劳,晚上困了及时睡觉,睡前泡个热水脚,听听音乐、静心看看书,都是有助于睡眠的好方法!
好好吃饭
做一个会“养生”的老师,要学会挑选一些利于身心健康的美味。
教师是慢性咽炎的高发人群,平日要多选食一些清热解毒的蔬菜水果,如雪梨,可以护嗓防癌(慢性肠炎、胃寒病、糖尿病患者除外);教师长时间伏案备课、批改作业,很容易导致颈背部不适及腰酸背痛,就可以挑选利于护脊与增强体质的樱桃;教师长期用脑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就可以适当多喝利于清肺化痰、健脑、调节血脂的豆浆;教师胃不好,就可以选用暖胃护胃、安神的小米来熬粥。
好好运动
周末休息睡上十小时,其实远不如去游半小时泳、跑半小时步,合理适当的运动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年,你希望成为怎样的老师?一起为想成为的自己行动起来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