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猪回肠炎及猪痢疾的防控管理

猪回肠炎及猪痢疾的防控管理及展望

NathanWinkelman兽医博士

年6月13日下午,第25届国际猪病大会礼来动保“猪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管控”卫星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H2厅如期举行(图1),礼来动保邀请了DominiekGabrielDanielMaes兽医博士、NathanLenWinkelmanul兽医博士、谭涛预防兽医学博士和UlrichKlein兽医学博士四位在猪肠道和呼吸道疾病防控领域的知名专家分别就支原体肺炎、猪回肠炎和猪痢疾、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以及枝原净的产品特点及其在猪肠道和呼吸道疾病中的应该进行了演讲。本文是根据现任美国猪兽医协会主席Nathan兽医博士的主旨演讲整理而成的听课笔记。

图1IPVS礼来动保医卫星会现场

Nathan博士(图2)在报告的一开始列出了多种猪肠道疾病(图3)。Nathan博士补充说,他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猪回肠炎。根据他的研究,回肠炎已经成为全球养猪界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图4)。

图2NathanLenWinkelmanul兽医博士

图3猪肠道疾病

图4全球主要养猪国家猪回肠炎流行情况()

Nathan博士说,通过血清学检测、粪便PCR检测及临床流行性证明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美国临床型回肠炎的流行情况为发病率达42%、亚临床回肠炎达94%;临床回肠炎会影响猪群生产性能,包括平均日增重、每日平均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它还会影响利润(如淘汰率升高、达不到目标体重),导致死亡率上升,治疗成本高。根据Nathan博士的报告可知,美国预计由回肠炎造成的损失为1亿美元/年,亚临床回肠炎对每头猪将造成4美元的经济损失。

胞内劳森氏菌的特点

Nathan博士说,胞内劳森氏菌属于脱硫弧菌,是一种新的种属,属内仅一种菌株能够感染猪。胞内劳森氏菌在细胞内呈弯曲状,它在常规的细菌培养法中不能生长。胞内劳森氏菌的培养周期较长,一般为5d~21d,另外培养周期与日龄和感染剂量有关。猪感染胞内劳森氏菌后,会间歇性排菌,排菌时间通常为6周,最多可达12周。胞内劳森氏菌感染猪肠道后,可导致小肠未成熟的隐窝细胞出现独特的增生,导致肠道黏膜增厚(图5)。

图5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发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临床回肠炎的表现形式

胞内劳森氏菌感染猪后,通常可见到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慢性型——猪肠腺瘤:主要感染6~20周龄的猪,感染猪群表现为均匀度差,总体性能表现不佳,消瘦,拉稀甚至拉水样粪便。二是急性型——猪出血性肠炎:主要感染4~12月龄的青年猪,感染后表现为突然死亡。皮肤苍白,伴有黑色或血色粪便(图6)。病死猪剖解后发现,受影响的小肠外观呈大脑样,剖开肠道内部黑色,可见出血(图7)。

图6胞内劳森氏菌感染猪的粪便评分情况

图7出血性肠炎剖检状况

亚临床回肠炎

Nathan博士说,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亚临床回肠炎是回肠炎流行中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它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但可通过回肠炎检测(粪便或肠组织PCR、增生性病变或对坏死组织部分的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感染猪群表现为消瘦和生产性能差。

流行病学——回肠炎的传播

Nathan博士说,回肠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猪舍之间和猪与猪之间的水平传播较垂直传播更为普遍。可引起猪发病的感染剂量每克粪便不到个细胞。猪感染后。大多数会排菌6周,最多不超过12周。胞内劳森氏菌在5℃~15℃的环境中至少可存活2周。老鼠和昆虫是胞内劳森氏菌的携带者,工作靴、运输车和生产设备等粘染感染猪场的污染物后也可传播本病。Nathan博士强调说,本病的净化比较困难,疫苗不能清除病原体携带者。中国的回肠炎主要是通过引种从西方传入的。

诊断

死亡前的诊断——粪便PCR检测劳森氏菌——黄金标准

Nathan博士说,猪回肠炎可通过定量PCR的循环值对粪便内细菌进行定量检测,此方法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每克粪便能够检测低到~个细菌。循环值与肠道的损伤无关,但与平均日增重相关(图8)。

图8平均日增重对应粪便PCR循环值

Nathan博士在报告中还列出了一些经验。他说,根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诊断实验室的研究,粪便样本PCR胞内劳森氏菌≤31时表明阳性率极高,PPE免疫组化阳性与眼观病变有很高的联系;根据爱荷华州立大学诊断实验的研究,PCR循环阈值≤20那么免疫组化一定呈阳性,PCR循环阈值≥30时有95%的概率为阴性。

在谈到血清学检测方法时,Nathan博士说IgG抗体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筛选具,可检测猪群是否已暴露于致病的环境中。猪感染病原体后经2~4周会表现出血清学转阳,具体时间与劳森氏菌的感染量有关。ELISA方法不十分敏感,不能检测到口服疫苗的滴度;IPMA滴度范围为30~,滴度大于表示猪有严重的疾病。

死后诊断

Nathan博士说,猪回肠炎的死亡后诊断可以通过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进行确诊(图9)。

图9回肠炎的死亡后诊断

治疗和控制

Nathan博士说,猪回肠炎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通过注射、饮水或拌料是治疗和控制回肠炎的常用方法。胞内劳森氏菌对截短侧耳类、四环素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胺类抗生素敏感,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泰妙菌素最为有效(图10)。

图10胞内劳森氏菌细胞内最小抑菌浓度

Nathan博士补充说,猪回肠炎也可以用疫苗进行预防,途径是口服或注射,但在美国的使用中证明效果一般。接种疫苗仅能控制70%~80%临床型回肠炎(回肠炎的临床症状),不能控制亚临床型回肠炎。在控制回肠炎上,使用抗生素的效果高于接种疫苗。

枝原净液体在胞内劳森氏菌黏膜匀浆感染中使用剂量研究

试验方法

试验设未感染的阴性对照组、感染的阳性对照组和60mg/kg、g/kg和mg/kg三个治疗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试验猪在第0天灌胃2×个胞内劳森氏菌。第7天20%的猪和60%的猪圈出现腹泻,处理组进行药物治疗,阳性对照组未用药。第12天处理组停止治疗;第27天安乐死。未治疗组为15d。

观察

测定指标为平均日增重、每日平均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图11)。同时还进行临床观察(图12)

图11生产性能测定结果

图12临床观察结果

结论

a.根据临床或生产性能表现,枝原净的3种剂量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b.即使在猪感染个胞内劳森氏菌黏膜匀浆,延胡索酸泰妙菌素也表现出极高的治疗效果(60mg/kg,8.6mg/kg体重);

c.60mg/kg可以被认为是治疗的“金标准”。

猪痢疾

痢疾是一种粪便中带有黏膜和血液的腹泻,通常是由于结肠发生病变所致。病猪会发生严重的B-溶血,严重的黏膜性出血性腹泻,因猪的生产性能下降、死亡和药物治疗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痢疾主要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汉普林细螺旋体等三个种属的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诊断通常采用剖检,病原分离培养后用PCR检测、测序(图13)。病原对泰妙菌素、卡马氧、庞大霉素和林可霉素敏感(图14)。

图13猪疾病病变和螺旋体

图14螺旋体最小抑菌浓度

Nathan博士补充说,在美国,猪疾病是一种再次发生的疾病,早在20世纪90年代,其在美国已经被净化。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猪疾病仍然是影响猪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加拿大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猪疾病重新出现。策略性地在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枝原净),进行严格的消毒,并控制老鼠,可以净化猪疾病(美国)(图15)。目前,猪疾病没有疫苗和有效的血清学检测手段。

图15母猪群的猪痢疾净化

对回肠炎的展望

由于病毒性疾病在养猪生产系统逐步得到净化,猪群变得更加健康;但地方性疾病如回肠炎会造成养猪生产巨大的经济损失,它们在无抗的猪群中会更加流行。

提升兽医对死亡前后猪的诊断技术,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监控回肠炎的临床和亚临床,并更好地了解回肠炎造成的经济损失。

建立回肠炎净化猪群或彻底消除病原体很困难,除非用抗生素排除胞内劳森氏菌携带猪群和/或使用疫苗提供更强的免疫力。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哪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qqpl.com//zcmbhl/8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