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门诊已经取消了门诊输液,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限制输液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输液治疗。但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认知中还是认为输液治病效果最好,且起效最快。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昨天值班时,来了一个门诊患者。四十多岁的女性,进到诊室第一句话就是:“大夫给我输上液吧!”。当时我正在补写上个病人的门诊病历。心里想这是怎么回事啊,就问她怎么了?
这个女患者接着道“我昨天胃肠炎犯了,来你们这里,大夫给我输了一次液,感觉好多了,今天来准备再输一次,巩固巩固疗效”。
然后我就按她说的名字找到了她的病历: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伴腹泻,无发热,静滴抗生素、补液,同时应用止吐药物,症状好转后离院。再次问诊患者情况,今天已经没有恶心、呕吐和拉肚子的症状了,并且早上也吃了饭,也并没有出现恶心想吐的感觉。就告诉她说今天不需要输液了。
但是病人反而不高兴了,说,“我来你这就是输液的,昨天都输了好多了,今天为什么不输呢?”
我说完全没必要都已经好多了,为什么还要输液呢?
“今天是好多了,但是还是感觉没劲儿啊,过来再输一次液肯定会好的更快!”
……
“好吧!”
最后是我妥协了,给病人开了一瓶mL的糖盐,静滴。输完液走的时候很高兴,告诉我说用上药感觉好多了。然后仔细的叮嘱她一些饮食上的注意事项:饭要吃的清淡一点,尽量不要吃的太多,但是不要吃得过于油腻过于辛辣,不好消化的食物也先不要吃。
这个病人有必要输液吗?
说实话,这个病人今天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输液的。当然,并不是说输液没有效果,只是按她目前恢复的程度来说,不输液也是可以得到很快的恢复的。
用药是有一个原则,能口服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现在好多的病人来到了门诊或急诊看病,首要原则就是要求疗效,并且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输液效果最快,不可否认,对于相当一部分症状来说,输液确实可以起到快速缓解的作用,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病症都是输液效果最好,就拿胃烧心、疼痛来说,起效最快的是嚼服中和胃酸药。
想要输液,快速把病症恢复或者压制住,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有些时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静脉用药的话,药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确实是可以很快的见效,但是副作用有时候可能也会更大。有些病确实是需要静脉输液的方式来治疗,但是有些病是完全就不需要输液的,甚至有些都不需要药物治疗。
我一直都很认同“是药三分毒”这句话。药并不是一个好东西,虽然关键的时候它能治病救命,但是要严格的掌握适应症,根据病症来用药,而不是说我想用他就用他。
就拿胃肠炎患者来说。一般口服药物是可以完全达到治疗效果的。当然,也要看情况,如果说患者恶心呕吐频繁,此时吃药肯定是吃不进去的,当然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了,是可以通过静脉用药的方式来缓解症状。不过在症状缓解后,尤其是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后,此时是可以口服药物来巩固治疗的,不一定要继续输液。而且这类患者一般用上几次药,症状都会得到缓解。同时,再配合上饮食慢慢的调养,基本上几天的时间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康复!#肠道健康#
十一爬山,膝关节要注意防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