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儿科严医生儿科严医生收录于话题#寄生虫感染1个
人类蛲虫感染常见,有集体生活的儿童高发。
儿童感染蛲虫后多无明显症状,少数出现夜间睡眠不安以及肛周瘙痒(夜间雌虫爬行至肛周产卵导致)。
蛲虫感染出现症状,如不及时药物驱虫:
可能会影响孩子休息;
个别孩子挠抓严重,可能导致肛周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另外,未治疗的患儿会在家庭及托幼机构播散虫卵,可能导致他人感染。
01
问题
尽管低龄儿童、尤其是2岁内儿童因为很少去托幼机构经历集体生活,不易感染蛲虫;然而,部分二胎家庭的家长发现2岁不到的小宝夜间睡眠不安,而且肛周有白色的线虫爬行。
我推测是大宝上学后感染蛲虫,然后在家庭内传播导致。
夜间孩子肛周爬行的蛲虫触目惊心,但国内常用两种驱虫药(阿苯达唑和甲苯咪唑)上的“禁用”二字更让家长担心,家长因此不敢给孩子服用。
那么2岁以下儿童感染蛲虫,已经影响到正常的休息和生活,难道只能等到2岁后服用?
02
怎么办?
如果你搜索和查阅,就可找到权威机构关于2岁内儿童服驱虫药的指导建议。
你看,2岁以下的儿童其实能服用驱虫药。
在工作中,如果2岁内患儿感染蛲虫,我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英国国家处方手册(BNF)的建议服用驱虫药。
03
超说明书用药
医生用药时不能完全被药品说明书束缚。
因为药品说明书的更新往往滞后。每次更新说明书都需要药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临床试验,因此国内多数企业不愿主动更新或修改说明书。
为了让患者获益,我个人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超说明书使用药物。
什么是“超说明书用药”?
超说明书用药(offlabeluseofdrugs)是指:
医生使用药物时,超出了国家药监部门认可的药品生产厂家提供的药品说明书界定范围(如,超出适用年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或适应证等)
“超说明书用药”可能会让医生面临一定风险甚至法律问题,但并非不合理用药、违法用药或试验性用药。
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需经过广泛临床观察,且有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比如我给患儿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时,会根据体重计算药量,而不会遵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推荐量往往不足以有效控制感染);
我给频繁呕吐、伴有轻-中度脱水的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使用昂丹司琼止吐,也是超出国内说明书的适应症。
其实超说明书用药并不可怕,合理操作完全可以获取家长的理解、避免纠纷,最终有益于患儿。
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在超说明书用药前,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展示超说明书使用的证据;明确告诉家长,超说明书用药物是安全的、有权威证据支持的,目的是为了让患儿接受最合理的药物治疗,必要时也可签署告知书以尽量减少医生的风险。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