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终南山是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地,到了今天仍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还有住山隐修者的地方。国庆第三天,你现在在哪呢?不管你已经出门游玩了,还是堵在路上,又或者是安心地宅在家里,来跟油麻菜一起探访终南山吧,一起感受清凉的山风、满眼的葱郁。
▼▼▼
?秦岭无闲草--上?
1.隐修人听说我的行走终南山计划,常在终南山游荡的无名氏兄很快就列出一张清单,寻访老子、王重阳、姜太公、周文王、孙思邈、佛家祖庭、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这些先人、贤人、仙人的足迹,还有不太明确的寻访『隐修人』。
十几个人物里唯一的今人只有一个:『山中土医毛水龙』。他在备注上说:『毛水龙,山中药民出身,六十年来秦岭采药寻药,正在写《秦岭本草》,已完成《秦岭七药》。』
一位正在写《秦岭本草》的药师?一双粗大的手在电脑键盘上辛苦地爬行,沾满黄土的裤腿边还有一堆草药标本......这个故事有画面,我喜欢。
『神农尝百草,始有中药』,纪录中医,不纪录一位青草药医生是说不过去的,在我看来,青草药治病和针灸、外治一样,都是中医迷人之处。
可惜现在的中医,无论是院校刚毕业的青年医生,还是社会上小有名气的主任专家,对于青草药的知识都有限得很,实在有违祖宗遗训『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
近三年寻访中医来,我也遇见过和听说过不少草药医生,但是说实在的,还没有一位让我起心动念扛起摄像机相机追着就拍的。
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里面有提到过一位『当代神农』,说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山中,抓起一把草就能知道药的性味归经,让我很激动。可惜刘老师回话说:『时候不到』。
毛水龙老师
初见毛水龙老师,是在他西安城里的办公室。这个来自关中平原秦岭脚下周至县的采药人,现在已经是一位成功企业家,医院和药厂。我下意识地看看他的鞋底,『老师,您现在还进山采药吗?』
当年的生产队长、民兵连长,现在理所当然六十五岁功成身退,闭门著作功德圆满。
『我昨天刚下山!』毛老师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腔,中气相当足!『每年我都要带着儿子至少横穿一次秦岭,到深山无人区去采标本。』
有意思,六七岁就随着父亲在山里跑的毛水龙,五十多年过去了,轮到他带着儿子满山跑了。真不知道他的儿子会不会跟他一样将来继续带着他的儿子走进那片茫茫秦岭大山?
毛老师转身捧来一叠标本让我们参观,这些标本被塑封在真空状态,看上去还很新鲜。这些年来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采集标本和写书。套用户外玩家们最爱说的那句话:『我如果不在山里,那一定是在去山里的路上。』
年毛水龙老师开始着手写关于秦岭中草药的书《秦岭本草》,到现在已经完成其中一本《秦岭七药》。『我的第二本书《秦岭地道药材》今年八月左右出来,所以最近常往山里跑,补充一些照片和标本。』现在他收藏的秦岭药材标本已经有五、六千份之巨。
『七药?听上去怪怪的,啥意思?』咱不是中医的好处就是可以尽情问傻问题、外行问题、听不懂的问题,也不害羞,人家还不怪,呵呵。
『中医用药,根据用药位数的奇偶,分成有偶方、奇方,秦岭七药多是单味使用,在复方应用时常为君药,慢慢奇药的命名就演变成七药,七,阳中之正也。简而言之就是对疗效好的药材的美称。』
毛老师像念顺口溜似的倒出一堆的七:黄三七、白三七、黑三七、铁牛七、桃儿七、纽子七、偏头七、王八七......呵呵,他说自己在秦岭地区收集到的七药就有种!比民间72味还增加了77味!哎呀呀,一个人对七药就了解到如此境界,这不正是我要找的那草药人吗?!
一切就像有人导演好了一样,就这么我顺其自然地听见毛老师说:『如果你有兴趣,半个月后我正好进太白山,可以同行!』
到太白山认药采标本!我还没振臂高呼呢,在华山的萧道长,在十堰的余浩兄,在西安本地的无名氏兄,早就把手举得高高,报名参加。
欢呼雀跃
2.进入太白山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2米,终年积雪,故称太白。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的天然屏障,也是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因为秦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高山落差,形成丰富的植物生态,种子植物就有三千四百多种,药用植物两千多种。难怪古来就有『秦地无闲草,自古多名医』一说。去年我在老道长修行的八卦顶时就常常远眺太白山,向往不已。
进山之前,为了表现咱也是有一定中医基础的,赶紧把秘诀掏出来复习一下:
大地生草木,性用各不同。前人相传授,意在概括中。生毛能消风,黏泥拔毒功;中空能利水,有刺能排脓;茎方善发散,骨圆退火红;叶缺能止痛,蔓藤关节通;色红主攻瘀,色白清肺宫;味苦能泻火,味甘可补中;酸敛涩止血,辛散咸润融。病魔相烦扰,药到遁无踪。最是辨形色,妙用自无穷。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茎叶宜盛夏,花在含苞中;果实熟未老,核熟方有功。
......
?秦岭无闲草--中?
机缘巧合,到陕西之前,我收到好几封电子邮件,都是一些素昧平生的中医或者中医爱好者介绍陕西本土医生的,这当中除了渭南孙曼之医生、御医传人吴生安老先生外,还有另外两位高人,一位魏国龙医生,另一位刘庆华医生。
更巧的是后面两位医生都在宝鸡一带。于是和毛水龙老师进太白山之前,把张至顺老道长送到终南山下之后,我拐道探访了这些秦地医生。
1.探访名医魏国龙医生是我见过最平和的医生,那份从容淡定没有几十年的修为肯定达不到,不对,上百年,他们家世代中医呢。说这话的时候让我想起曾有人问张大千老先生:『看您画画,几分钟就完成了,为什么一幅要卖那么贵?』张大千放下笔认真地回答:『这幅画我们中国人画了几千年!』
魏国龙医生和小魏
魏医生年生于古秦都雍城,祖上数辈业医。后来拜西府名医李怀亮,雒敦颐等名医为师,并得到『高道人』、『四角王先生』、『九龙山庄主』之点拨与传方......
站在魏医生身后的是他的儿子小魏,陕西中医学院毕业。老魏医生的医术多高我没机会亲眼见证,不过据小魏的同学说,在大学里学校很多老师的病都找小魏看的,呵呵。
刘庆华医生
陕西武功的付医生推荐了太白山老中医刘庆华,说刘医生对于太白山草药很熟悉,并且能够结合中医理论熟练运用太白草药,医德高尚,为人平和,是目前太白地区为数不多的太白老中医之一,属于“国宝”级人物。
刘庆华医生是周伯通似的人物,笑口常开,一把大胡子谁见了都想去摸一下,他和前面的魏医生性格截然不同。和魏医生相同的是他们两个都是在家修行,而且治病用的都是地道的秦岭太白中草药。
2.太白草药付医生在邮件里还建议我了解一下太白草药:『太白草药医学历史悠久,其中传承比较明显的是从王重阳——马丹阳——丘处机一直到近代龙门派的道长张宗宽,李白生等名医名道,传承发展甚广。』
据说太白草药在《国家药典》中大多没有收载,药材公司不经营,中医处方也不使用。但是长期以来,秦岭一带民间草医们用其防病治病,特别是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发挥者很大的作用,在民间享有很高的信誉。
『秦地无闲草,自古多名医』,就像当年福建盛产杉木,造就了福船,而秦岭丰富的药材资源,培养出一大批太白草药医生,老话一定有它的道理。
毛水龙老师曾经在年应国家要求在周至县做过一次民间中医调查,了解到当时全县还有13位具有专长绝活专治疑难杂症的民间中医,『可惜现在没有一位的医术传下来了!』
再看今天这些星火残存这些太白草药医生,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从体制要药材到传承......嗨,你说这些老中医会不会有一天就像那些中式古帆船一样,迟早要退出大海离开我们?(嗨,瞧瞧这十年我都拍了些什么——野生动物、古帆船、中医、道家......)
和大家一起再读一遍小魏医生的邮件吧:『家父为人清静淡泊,以济世弘道为人生追求,奈何世事沧桑,诸事不能如愿,志向难以施展,遂甘于隐身村野,躬耕陇亩,治病救人,随遇而安,不复出世......』
3.进山还是高高兴兴进山吧!和毛老师在保护区和管委会办好了进山手续之后,萧道长、无名氏、余浩再加上毛老师的儿子毛永进和儿媳妇连僖,一行七人热热闹闹奔向太白山。无名氏兄和萧道长都是修行人,不愿意在网络露脸,所以一路镜头就避开他们。
五月秦岭,在低海拔处已经生机盎然
六七岁开始跟着父亲在山里跑,十几岁进山采药的毛水龙老师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进山了,但是我们随便指一条沟一道山梁,他都能说出那座山上住着谁,那条山谷有没有溪流。因为对这片土地太熟悉了,他还出了一本《秦岭北麓峪沟口》的旅游指南呵呵,把秦岭北麓的条峪沟口有什么河流、人文景观、海拔高度、药材资源、庙会日期、交通情况、历史传说全介绍了一遍!
看毛老师信手拈来都是药,余浩兄弟叹为观止。这一阵子,余浩就重新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把看病的时间全部调整到上午,下午改成看书、教学、采药、制药或者爬山,尤其是爬山,基本两天一次。
这次一见他身材明显苗条很多,据说减了十二斤呢。『一个医生,一定要有个好身体』,余浩想明白了,『自己身体都不好,就像一枝枪的准星都不准,你怎么能看好病呢?』
4.草药介绍萧道长的最爱——黄精。我们辟谷的后期,萧道长就给我们熬黄精汤加蜂蜜水喝,说是保存元气有很大的帮助。而最好的黄精,走遍千山万水的萧老道说就是太白山的鸡头黄精!
鸡头黄精
还真像个鸡头。无名氏兄非常赞同萧道长对太白黄精的评价,他尝了一口说力量太强了!
蝎子草
蝎子草。这东西利害,手脚不小心被它叶面上的刺扎到,据说像被蝎子扎到,麻痒难当。巧得很,余浩的手真的来了一下。不过没问题,毛老师用轻巧的手势摘下一片蝎子草叶,把它揉烂,之后把它的汁液抹在余浩手上,立马不怎么痒了!这不是原汤化原食嘛。
偏头七、螃蟹七
偏头七、螃蟹七像是两兄弟,不奇怪,都是百合科的。『螃蟹七温阳补肾,祛风除湿,活血化淤,常用来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偏头七顾名思义,能治偏头痛。』
为什么要出一本《秦岭七药》,毛老师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发现现在太多的药出现一名多药,一药多名,药店常常都会弄错,要是这些问题没弄清楚,中医治疗效果就会打折扣。
白三七
在栈道石壁上挂满了白三七!萧道长又裂开嘴笑了,『这个治疗跌打损伤、强筋续骨太好了!』这些年我发现我认识的中医里,没有几位认药能够超过萧道长的。
近三十年来他一直在山里奔走寻仙隐秘修炼,对大山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了解,就像城里的孩子知道哪家游乐场最好玩。
?秦岭无闲草--下?
太白山拔仙台日出前,彩霞满天。拔仙台是秦岭的最高峰,海拔.2米,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可是因为海拔较高,山路艰险,能欣赏到的人并不多。
拔仙台是以道观命名,传说当年武王讨纣后姜子牙封神点仙就在这里。山顶道观据说供奉着姜尚封神点仙所坐的椅子,可惜我找了半天没有找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现在山顶的道观都被废弃了,修行人不再,那么姜子牙、八仙、药王孙思邈......这些曾经生活在这大山里的神仙隐士是不是也都离去?
能够识别两三千种药材的毛老师说,如果评选中国药山宝地,他会把票投给太白山、神农架、峨眉山、天山......
海拔落差达三千多米的太白山地理位置独特,地处东部湿润平原之西,青藏高原以东,暖温带之南睡,亚热带之北缘。典型的秦岭山地太白山气候造就了太白无闲草,满山都是宝。
据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太白山现有种子植物种,苔藓植物种,蕨类植物种,其中药用植物达余种,草本药用植物余种(包含太白七药种)。
1.一路采药石霜
在毛老师眼里,一块斑驳的石头上都有药,『石霜,一味好药!能止血,消炎,镇痛,涩精。治疗外伤出血,烫火伤......常见的烫火伤,用石霜适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调敷伤处,疗效很好。』这么厉害?听得我恨不得把石头都搬回家。
在药用性能方面,太白山中草药药效卓然。太白米、太白洋参、手掌参、秦岭贝母、铁棒锤到扣子七、蝎子七、头发七、纽子七、桃儿七等等都是极具特色的药材。
所以毛老师说完成《秦岭七药》之后,他写的第二本书是《秦岭地道药材》,希望把家乡最具代表性的药材介绍给世人。当然,他还期望那些因药名相同或是药材模样相似而导致用药失误的事不再出现了。
太白羌活
看着都亲切,两个月前孙曼之老师和余浩讨论风药的用法时,我可把这名字记得牢牢的。
秦岭贝母
毛老师小声地说:『它止咳化痰的效果比起其它地方的贝母只好不差!』
白蝎子七
海拔三千以上漫山遍野都是,好药啊!毛老师说用根入药,三克就行,对治疗慢性肠炎非常的好。此外祛风效果也好,对腰腿疼关节炎都很有效。
萱草
毛老师介绍它的药性的时候我走神了,想起了苏轼的『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最后我只听见毛老师一声笑叹:『萱草能忘忧啊。』
野罂粟,山罂粟
有人用它的名字写过一首歌:『你身后的路,开满罂粟,你说这是天,给你祝福.......』
2.爱山、爱草、爱人、爱己毛老师总是这么帅帅的,山一样的表情,一脸坚定
于是我偷偷地问毛老师的儿子毛勇进有没有见他爸爸掉过眼泪?
『有的,去年妈妈生日的时候,他给妈妈敬酒的时候掉过眼泪。说自己太迷恋大山草药了,对家里照顾不够。』
一个人六七岁开始跟随父亲走进秦岭大山,一走就是六十年,我很难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但是当我听见毛老师转身嘱咐余浩采太白洋参,不要把根都挖尽等着来年它还会长出来时,看见毛老师用枯枝杂草细心遮盖住一棵正在开花的秦岭贝母,生怕她被贪心无知的人摧残时,多少还是体会到了一位草药医生对大山里一草一木的感情。
白云苍狗,如如不动的只有沉默的大山
可是山就那么几座山,药就那么几株药,而人心有千千结,病有千千万,怎么办?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我发现余浩的一个秘密,无论非常开心还是非常累,或是想不开的时候,他都会用地道湖北腔高吟《清静经》,他说这里面有所有问题的答案。
这真的很有效,因为每次我一听到他把『上德不德,下德执德』,读成『上叠不叠,下叠基叠』的时候,也觉得一身轻松,连后脚跟都笑起来了。
可爱、可敬的余浩老师
山很高爬起来非常辛苦,有一段路余浩医生不得不向上一百步就停下来休息一阵子。坐在他身边喘大气的时候,他忽然感慨起来:
『一个医生要是拿爬山的拼劲来攻克癌症,那还是挺有希望的。我们常常在开三五个方子没效的时候,产生退缩的心理。病人需要拼,医生也需要拼,把大家当成一条绳上的蚂蚱。医生能够尽全力,多花心思,多出招,肯定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医生看见一个坡很陡很长,就放弃,对病人说对不起,你自己爬吧,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想法。其实医生一放弃,病人也就放弃了。我曾经治过的一个肝癌的病人就对我说,我不怕癌症,不怕吃药苦,我怕就怕医生不给我开药了,医生放弃了。』
3.存在即合理大爷海的早晨。我们此次穿越秦岭的线路:汤峪——下板石——上板石——文公庙——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药王殿——南天门——三合宫——铁甲树,全程行走了三天时间。
据说药王在太白南坡隐居十余年,行踪不定。不过我想大爷海到二爷海途中这片芳草地他一定来过。三爷海再往前走,就是玉皇池了。千万年前凶猛的火山口,今天都化成一湾清水,好似太白山上的一滴泪。而过了南天门,下了海拔三千米,眼前的植被茂盛起来。俯身皆是太白米、太白洋参啦!
同行的还有周至当地的几位草药医生,他们都是在追随毛老师学习青草药的。采药人的路艰险坎坷,采药人的收入卑微低贱,而且民间中医治病『冒的是卖白粉的风险,挣得是卖白菜的钱』,所以民间草药医生越来越少啦。
看管药王殿的老汉
隋末唐初,被道教奉为药王的孙思邈,隐居太白山南坡10余年,钻研医药学。孙思邈两次拒绝了做官的机会,后世在太白山修建规模宏大的药王殿,世世代代祭祀药王。
如今的药王殿早已失去了往昔的荣光,根本无需看护了,老汉身后的那座破木屋就是。里面神像也没有,只有一张曾经在药王殿供奉的神像的照片装在木框里充数。户外登山人常常在殿里避雨躲风生火做饭,殿里一片狼藉。
也许是因为站在了药王殿的碑边,老汉忽然发话,说我也是一个草药医生!真的吗?老汉一高兴,当场说了一个偏方,『金刷把、壮筋草、红毛五加皮,一味药一两,三味药三两,泡三斤酒,泡了喝了肯定腿脚有劲。』
『是吧?五千年能够生生不息的传统医学,一定有她的道理,所以不必担心她会失传。』毛老师说我们自己尽心尽力去爱护她,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意义的事就行了。
老师你觉得自己爬山能爬到几岁啊?
『我?宝刀不老,慢慢磨!』
『一个热爱中医的人,』毛老师走在先人踏出的崎岖山道上说,『一定也爱自然,爱旅行,爱身体。』
-互动-
人的生命力在于永不停歇,
不管此刻你在何处,
不管此刻是什么心情,
旅行的意义,你肯定心中有数,
欢迎在文末留言。
每日例牌-好货推荐
行走四方,唯有晚上休息的时候才能给脚丫一份关怀
艾叶足贴,出行贴脚好物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油麻菜」,搜索「youmacai」即可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北京那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