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德教育每日一练回归了!每天中、西药4科有练习题!30多个核心考点,考前轻松掌握道核心考题,没准18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就出现在这里!灰色框可上下滑动,附答案与解析。
法规
16.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延长保护期限,时间为(A)
A.7年
B.8年
C.9年
D.10年
解析: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延长保护期限,时间为7年,由生产企业在该品种保护期满前6个月,依据条例规定的程序申报。
17.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是(C)
A.卫生计生部门
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卫生计生部门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D.公安部门
解析: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18.对造成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部门是(D)
A.卫生计生部门
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卫生计生部门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D.公安部门
解析: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对造成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造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
19.全部属于麻醉药品的是(A)
A.可待因与右丙氧芬
B.氯硝西泮与咪达唑仑
C.乙基吗啡与哌醋甲酯
D.双氢可待因与地西泮
解析:A项都是麻醉药品;B项都是第二类精神药品;C项乙基吗啡是麻醉药品,哌醋甲酯是第一类精神药品;D项前者是麻醉药品,后者是第二类精神药品。
20.全部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是(B)
A.可待因与右丙氧芬
B.氯硝西泮与咪达唑仑
C.乙基吗啡与哌醋甲酯
D.双氢可待因与地西泮
16.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延长保护期限,时间为(A)
A.7年
B.8年
C.9年
D.10年
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延长保护期限,时间为7年,由生产企业在该品种保护期满前6个月,依据条例规定的程序申报。
17.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是(C)
A.卫生计生部门
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卫生计生部门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D.公安部门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18.对造成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部门是(D)
A.卫生计生部门
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卫生计生部门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D.公安部门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对造成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造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
19.全部属于麻醉药品的是(A)
A.可待因与右丙氧芬
B.氯硝西泮与咪达唑仑
C.乙基吗啡与哌醋甲酯
D.双氢可待因与地西泮
A项都是麻醉药品;B项都是第二类精神药品;C项乙基吗啡是麻醉药品,哌醋甲酯是第一类精神药品;D项前者是麻醉药品,后者是第二类精神药品。
20.全部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是(B)
A.可待因与右丙氧芬
B.氯硝西泮与咪达唑仑
C.乙基吗啡与哌醋甲酯
D.双氢可待因与地西泮
A项都是麻醉药品;B项都是第二类精神药品;C项乙基吗啡是麻醉药品,哌醋甲酯是第一类精神药品;D项前者是麻醉药品,后者是第二类精神药品。
中药
1.紫苏叶的来源为()
A.唇形科紫苏的叶
B.豆科紫苏的叶
C.蔷薇科紫苏的叶
D.茄科紫苏的叶
E.唇形科白苏的叶
2.下列植物来源于柏科的为()
A.石韦
B.枇杷叶
C.侧柏叶
D.大青叶
E.穿心莲
3.罗布麻叶的原植物属于()
A.夹竹桃科
B.十字花科
C.五加科
D.毛茛科
E.唇形科
4.关于以下药材叙述错误的是()
A.以头状花序入药
B.按照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贡菊,祁菊,亳菊,滁菊
C.贡菊的管状花数量较少,而杭菊的管状花数量较多
D.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成扇状
E.其主产地包括安徽、河南等省
5.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的药材是()
A.丁香
B.红花
C.槐花
D.款冬花
E.金银花
1.紫苏叶的来源为(A)
A.唇形科紫苏的叶
B.豆科紫苏的叶
C.蔷薇科紫苏的叶
D.茄科紫苏的叶
E.唇形科白苏的叶
紫苏叶的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故选A。
2.下列植物来源于柏科的为(C)
A.石韦
B.枇杷叶
C.侧柏叶
D.大青叶
E.穿心莲
侧柏叶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故选C。
3.罗布麻叶的原植物属于(A)
A.夹竹桃科
B.十字花科
C.五加科
D.毛茛科
E.唇形科
罗布麻叶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故选A。
4.关于以下药材叙述错误的是(B)
A.以头状花序入药
B.按照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贡菊,祁菊,亳菊,滁菊
C.贡菊的管状花数量较少,而杭菊的管状花数量较多
D.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成扇状
E.其主产地包括安徽、河南等省
菊花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河南等地。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和“怀菊”。贡菊管状花少,多外露;杭菊管状花多数,多外露。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状。只有B选项错误,故选B。
5.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的药材是(D)
A.丁香
B.红花
C.槐花
D.款冬花
E.金银花
款冬花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绒毛。故选D。
6.可以治疗中暑、心胃气痛的是()
A.安宫牛黄丸
B.清开灵口服液
C.局方至宝散
D.万氏牛黄清心丸
E.苏合香丸
7.以下关于苏合香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孕妇禁用
B.脱证不宜使用
C.热病不宜使用
D.阳闭不宜使用
E.中风病禁用
8.局方至宝散的功能是()
A.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B.清热开窍,止痉安神
C.清心化痰,镇惊祛风
D.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E.清热解毒,开窍镇惊
9.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间遗尿应该选用的是()
A.缩泉丸
B.金锁固精丸
C.四神丸
D.固本益肠片
E.玉屏风颗粒
10.四神丸的功能是()
A.健脾温肾,涩肠止泻
B.补肾缩尿
C.固肾涩精
D.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E.温肾散寒,固肾涩精
6.可以治疗中暑、心胃气痛的是(E)
A.安宫牛黄丸
B.清开灵口服液
C.局方至宝散
D.万氏牛黄清心丸
E.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主治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故选E。
7.以下关于苏合香丸的说法错误的是(E)
A.孕妇禁用
B.脱证不宜使用
C.热病不宜使用
D.阳闭不宜使用
E.中风病禁用
苏合香丸孕妇禁用。热病、阳闭、脱证不宜使用。中风病正气不足者慎用,或配合扶正中药服用。故选E。
8.局方至宝散的功能是(E)
A.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B.清热开窍,止痉安神
C.清心化痰,镇惊祛风
D.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E.清热解毒,开窍镇惊
局方至宝散的功能是清热解毒,开窍镇惊。故选E。
9.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间遗尿应该选用的是(A)
A.缩泉丸
B.金锁固精丸
C.四神丸
D.固本益肠片
E.玉屏风颗粒
缩泉丸主治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间遗尿。故选A。
10.四神丸的功能是(D)
A.健脾温肾,涩肠止泻
B.补肾缩尿
C.固肾涩精
D.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E.温肾散寒,固肾涩精
四神丸的功能是温肾散寒,涩肠止泻。故选D。
11.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12.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
A.整体观念
B.恒动观念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
13.下列属于疾病名称的是()
A.湿热
B.肝郁
C.感冒
D.气虚
E.瘀血
14.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形体官窍
E.经络
15.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水痘
B.麻疹
C.风寒犯肺
D.头痛.
E.恶寒
11.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D)
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指导思想的认识。中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着整体认识的方法,因此说“整体观念”是其指导思想
12.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E)
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
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诊治特点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辨证”,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论治”,所以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疾病的基本思路。
13.下列属于疾病名称的是(C)
A.湿热B.肝郁
C.感冒D.气虚
E.瘀血
本题考查对“症”“证”“病”含义的理解。湿热、瘀血属于病因范畴;肝郁、气虚为病机或证名;只有感冒属于疾病的病名。
14.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A)
A.五脏B.六腑
C.奇恒之腑D.形体官窍
E.经络
考察的是脏象学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5.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C)
A.水痘B.麻疹
C.风寒犯肺D.头痛.
E.恶寒
本题主要考查对“痘”“证”“病”含义的理解。水痘、麻疹属于病名,头痛、恶寒是具体的症状。
西药
1.属于嘌呤类抗代谢的抗肿瘤药物是()
A.米托蒽醌
B.紫杉醇
C.巯嘌呤
D.卡铂
E.甲氨蝶呤
2.甲氨蝶呤中毒时可使用亚叶酸钙进行解救,其目的是提供()
A.二氢叶酸
B.叶酸
C.四氢叶酸
D.蝶呤酸
E.谷氨酸
3.不属于植物药有效成分的抗肿瘤药是()
A.紫杉醇
B.吉非替尼
C.长春碱
D.秋水仙碱
E.喜树碱
4.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药物是()
A.多西他赛
B.氟他胺
C.伊马替尼
D.依托泊苷
E.羟基喜树碱
5.抗雄性激素作用的是()
A.他莫昔芬
B.氟他胺
C.阿糖胞苷
D.伊马替尼
E.甲氨蝶呤
1.属于嘌呤类抗代谢的抗肿瘤药物是(C)
A.米托蒽醌
B.紫杉醇
C.巯嘌呤
D.卡铂
E.甲氨蝶呤
本题考查药物的结构类型及特征。米托蒽醌为醌类,紫杉醇为环烯二萜类,甲氨蝶呤为叶酸类,卡铂为金属配合物。故选C。
2.甲氨蝶呤中毒时可使用亚叶酸钙进行解救,其目的是提供(C)
A.二氢叶酸
B.叶酸
C.四氢叶酸
D.蝶呤酸
E.谷氨酸
本题考查甲氨蝶呤中毒解救的相关知识。甲氨蝶呤大剂量滴注引起中毒时,可用亚叶酸钙进行解救。亚叶酸钙进行解救。亚叶酸钙无抗肿瘤作用但可提供四氢叶酸,与甲氨蝶呤合用可以降低毒性,不会降低抗肿瘤活性。故选C。
3.不属于植物药有效成分的抗肿瘤药是(B)
A.紫杉醇
B.吉非替尼
C.长春碱
D.秋水仙碱
E.喜树碱
本题考查本组药物的来源及特征。吉非替尼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他均为植物药有效成分。故选B。
4.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肿瘤药物是(C)
A.多西他赛
B.氟他胺
C.伊马替尼
D.依托泊苷
E.羟基喜树碱
本题考查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结构特征。伊马替尼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故选C。
5.抗雄性激素作用的是(B)
A.他莫昔芬
B.氟他胺
C.阿糖胞苷
D.伊马替尼
E.甲氨蝶呤
氟他胺为非甾体类抗雄性激素药物,除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外,无任何激素样的作用。故选B。
6.属于短效M胆碱受体阻断剂的是()
A.特布他林
B.福莫特罗
C.异丙托溴铵
D.噻托溴铵
E.氟替卡松
7.茶碱浓度5.0μg/ml时的处理是()
A.重新检测茶碱浓度,增加剂量
B.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C.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D.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50%剂量
E.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就诊
8.茶碱浓度10-12μg/ml时的处理是()
A.重新检测茶碱浓度,增加剂量
B.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C.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D.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50%剂量
E.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就诊
9.茶碱浓度20-24.9μg/ml时的处理是()
A.重新检测茶碱浓度,增加剂量
B.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C.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D.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50%剂量
E.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就诊
10.茶碱浓度30μg/ml时的处理是()
A.重新检测茶碱浓度,增加剂量
B.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C.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D.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50%剂量
E.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就诊
6.属于短效M胆碱受体阻断剂的是(D)
A.特布他林
B.福莫特罗
C.异丙托溴铵
D.噻托溴铵
E.氟替卡松
异丙托溴铵为短效M胆碱受体阻断剂,通过拮抗M胆碱受体起平喘作用。故答案选D
7.茶碱浓度5.0μg/ml时的处理是(A)
A.重新检测茶碱浓度,增加剂量
B.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C.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D.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50%剂量
E.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就诊
根据血清茶碱浓度调整茶碱剂量
茶碱峰浓度(μg/ml)
用药建议
剂量每日调整范围
小于5.0
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增加25%
5~10
重新检测茶碱浓度,疗效差时增加剂量
症状未控制,增加25%
10~12
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症状未控制,增加10%
12~15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则不调整剂量
偶然不耐受时,降低10%
16~20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减少10%~25%
20~24.9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剂量
减少50%
25~29.9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2次用药,减少剂量后再检测茶碱浓度
减少不少于50%
30以上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要就诊,60岁以上患者考虑抗癫痫治疗
停止2次剂量,减少60%~75%
8.茶碱浓度10-12μg/ml时的处理是(B)
A.重新检测茶碱浓度,增加剂量
B.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C.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D.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50%剂量
E.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就诊
根据血清茶碱浓度调整茶碱剂量
茶碱峰浓度(μg/ml)
用药建议
剂量每日调整范围
小于5.0
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增加25%
5~10
重新检测茶碱浓度,疗效差时增加剂量
症状未控制,增加25%
10~12
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症状未控制,增加10%
12~15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则不调整剂量
偶然不耐受时,降低10%
16~20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减少10%~25%
20~24.9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剂量
减少50%
25~29.9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2次用药,减少剂量后再检测茶碱浓度
减少不少于50%
30以上
以上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要就诊,60岁以上患者考虑抗癫痫治疗
停止2次剂量,减少60%~75%
9.茶碱浓度20-24.9μg/ml时的处理是(D)
A.重新检测茶碱浓度,增加剂量
B.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C.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D.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50%剂量
E.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就诊
根据血清茶碱浓度调整茶碱剂量
茶碱峰浓度(μg/ml)
用药建议
剂量每日调整范围
小于5.0
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增加25%
5~10
重新检测茶碱浓度,疗效差时增加剂量
症状未控制,增加25%
10~12
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症状未控制,增加10%
12~15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则不调整剂量
偶然不耐受时,降低10%
16~20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减少10%~25%
20~24.9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剂量
减少50%
25~29.9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2次用药,减少剂量后再检测茶碱浓度
减少不少于50%
30以上
以上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要就诊,60岁以上患者考虑抗癫痫治疗
停止2次剂量,减少60%~75%
10.茶碱浓度30μg/ml时的处理是(E)
A.重新检测茶碱浓度,增加剂量
B.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C.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D.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50%剂量
E.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就诊
根据血清茶碱浓度调整茶碱剂量
茶碱峰浓度(μg/ml)
用药建议
剂量每日调整范围
小于5.0
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增加25%
5~10
重新检测茶碱浓度,疗效差时增加剂量
症状未控制,增加25%
10~12
症状控制无需加量,调整剂量后重新检测茶碱浓度
症状未控制,增加10%
12~15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则不调整剂量
偶然不耐受时,降低10%
16~20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应减量
减少10%~25%
20~24.9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1次用药,减少剂量
减少50%
25~29.9
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停止2次用药,减少剂量后再检测茶碱浓度
减少不少于50%
30以上
以上症状控制且无副作用也要就诊,60岁以上患者考虑抗癫痫治疗
停止2次剂量,减少60%~75%
11.保护药品免受破坏的联合用药是()
A.硫酸阿托品联用吗啡
B.磷霉素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C.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
D.普萘洛尔联用硝苯地平降血压
E.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复方制剂
12.延缓或降低抗药性的联合用药是()
A.硫酸阿托品联用吗啡
B.磷霉素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C.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
D.普萘洛尔联用硝苯地平降血压
E.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复方制剂
13.作用不同的靶点的联合用药是()
A.硫酸阿托品联用吗啡
B.磷霉素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C.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
D.普萘洛尔联用硝苯地平降血压
E.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复方制剂
14.黄连上清丸不宜联用的是()
A.乳酶生
B.氨茶碱
C.苯巴比妥
D.氢氧化铝
E.甲氧氯普胺
15.贝母枇杷糖浆不宜联用的是()
A.乳酶生
B.氨茶碱
C.苯巴比妥
D.氢氧化铝
E.甲氧氯普胺
11.保护药品免受破坏的联合用药是(C)
A.硫酸阿托品联用吗啡
B.磷霉素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C.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
D.普萘洛尔联用硝苯地平降血压
E.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复方制剂
本题考查的是用药适宜性审核,在β-内酰胺酶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中,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使青霉素、头孢菌素免受开环破坏,从而使抗菌疗效增强。故选C
12.延缓或降低抗药性的联合用药是(B)
A.硫酸阿托品联用吗啡
B.磷霉素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C.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
D.普萘洛尔联用硝苯地平降血压
E.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复方制剂
本题考查的是用药适宜性审核,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故选B
13.作用不同的靶点的联合用药是(E)
A.硫酸阿托品联用吗啡
B.磷霉素联用其他抗菌药物
C.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
D.普萘洛尔联用硝苯地平降血压
E.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复方制剂
本题考查的是用药适宜性审核,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分别有协同抗菌或杀菌作用,磺胺药和甲氧苄啶分别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双重受阻。故选E
14.黄连上清丸不宜联用的是(A)
A.乳酶生
B.氨茶碱
C.苯巴比妥
D.氢氧化铝
E.甲氧氯普胺
本题考查的是用药适宜性审核,乳酶生不宜与黄连上清丸联合应用,因为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明显抑制乳酶生的活性,使其失去消化能力。故选A
15.贝母枇杷糖浆不宜联用的是(B)
A.乳酶生
B.氨茶碱
C.苯巴比妥
D.氢氧化铝
E.甲氧氯普胺
本题考查的是用药适宜性审核,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不宜与小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合用。因后者含有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同服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故选B
往期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