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爸爸妈妈来说,最怕的事莫过于宝宝生病。其实,有些病在发病前是有征兆的,爸爸妈妈平时多留心观察宝宝的微小变化,及时找到疾病信号,就可防患于未然。宝宝出现以下症爸爸妈妈要留意。
精神状态差
健康的宝宝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饱满、两眼有神、不哭不闹,但生病的宝宝往往会出现情绪异常。比如,平日活泼好动的宝宝突然变得萎靡不振,或平日安安静静的宝宝突然烦躁不安,而且特别怕冷,总想睡觉,眼睛发红,这可能是发热的前兆,最好及时去看医生,还要给宝宝多喂水,防止着凉。
莫名持续哭闹
当宝宝还小,无法表达不适时,常用哭闹来发泄情绪。所以,当宝宝莫名地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时,父母就要提高警惕了。宝宝身体的任何地方感到不适,比如瘙痒、头疼、腹胀等,都可能通过哭闹来表达。如果宝宝莫名地哭闹,父母应给宝宝做一个简单的全身检查,看看宝宝哪里不舒服,也可以测测体温,看看是否发烧。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宝宝持续哭闹不止,医院就诊。
食欲明显减少
健康的宝宝能按时进食,食量也比较稳定。如果宝宝平时吃饭比较正常,突然不爱吃饭,或者饭量明显减少或增加,则有可能是患病的前兆,应及时查明原因。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寄生虫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
大便干燥
正常宝宝的排便为软条便,如果突然大便干或大便稀,都可能是疾病征兆。如果大便特别干燥,难以排出,而且臭味大,说明肠道内有不消化的食物,出现了内热、积食。如果内热持续过久,宝宝就容易感冒发烧。此时,可以适量给宝宝多吃些蔬菜泥,或服用鲜梨汁、白萝卜水等,以清热通便。
睡觉时翻动不安
正常的宝宝一般入睡较快,睡得比较安稳,而生病的宝宝通常睡不好,且容易醒。中医上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宝宝饮食过量,或吃了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则会引起肚胀,肠胃不舒服,使得宝宝晚上睡不安稳,辗转反侧。
嘴里有口气
健康的宝宝口气清新,舌头粉嫩清透,舌苔薄白。如果宝宝的口气中有酸腐味,舌苔白而厚,嘴唇发红,眼屎多,不思饮食,一般是体内有未消化的食物,出现内热,引起了积食。积食的原因基本是因为某一次或某段时间吃太多造成的。如果宝宝积食了,不愿吃东西,摄入营养不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端月嫂服务
我们的使命是:用心、用爱、用科学、用专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母婴育儿家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