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心绞痛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当本病突然发作时,不妨选用这两个穴位紧急治疗。
心绞痛
作者/高树中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或)痉挛,心肌发生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综合症。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具有以下特点:典型的疼痛部位是在胸骨上、中段的后方(胸骨后疼痛),有时可稍偏左,也可较为广泛地涉及心前区大部,少数病例疼痛部位可在胸骨下段,甚至在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并沿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疼痛的性质是带有一种压迫和紧缩感觉的持续性闷痛,常伴有窒息感,有时可有濒死的恐惧感,伴面色苍白、冷汗等。发作的诱因最常见是体力劳动,其次是情绪激动。疼痛多持续2~3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病位在心或心包,因为“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心包有代君受邪的作用,所以疼痛的部位多在心包的募穴膻中穴的深处(胸骨后疼痛);甚则疼痛出现于心的募穴巨阙穴处(上腹部),并沿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放射(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脾、肾、胃、胆等经脉皆入心,所以其他脏腑的病症,均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痛,《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就详细论述了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的症状和针灸治疗方法,其中提到的“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与心肌梗塞极为相似。现在一般的说法是张仲景创立了辨证论治的方法,我不同意这一观点,如果不否认经络辨证是一种辨证方法的话,那么经络辨证的方法在《灵枢》中已经较为完备了。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方法,而不是辨证论治的方法。(1)内关针刺内关治疗心绞痛有很多的临床报道,也有不少的实验研究以阐明其机理。从中医理论看,为什么内关对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呢?《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因为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从此处别出一条分支既“上系于心包”,又“络心系”,所以针刺内关就可以治疗心痛等一切心病。此外,内关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难经·第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说明针刺内关治疗心痛还与调理阴维脉有关。也正因为内关穴对心痛有确实的疗效,所以后人在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句“心胸内关谋”,变成了五总穴歌。(2)至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内二科主任王维庭主任医师于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4期上报道了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的方法。我大约记得其发现用至阳穴治疗心绞痛的过程是这样的:有一个奇怪的病人,每次心绞痛发作,必将背紧靠于墙上就可缓解,此病人微有驼背,后来他仔细观察,靠于墙上的部位正是第7胸椎棘突下的至阳穴。他就考虑心绞痛缓解是否与挤压了至阳穴有关,结果发现按压至阳穴果然可以缓解心绞痛,起效时间多数为5~10秒,于是他便发表了《按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临床实验观察》一文。之后他又想,能否在至阳穴处埋藏一按摩装置治疗心绞痛呢?一年后,他又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年第3期发表了《至阳穴埋藏微型助压器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之后他又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按压家兔至阳穴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根据皮肤—内脏反射形成原理,压按至阳穴能引起心脏活动的变化,冠状动脉痉挛缓解,损伤缺血型心电图改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E)证实,刺激至阳穴,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每分钟搏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指数降低,即增加了心肌供氧,减少了耗氧量,恢复了心肌需氧与供氧之间的平衡。他的这些研究成果,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的穴位助压器,被国家专利局受理了专利申请。实际上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早在《灵枢·杂病第二十六》篇中就有明确记载:“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在胃痉挛的一针疗法中,我们已对这一段进行了解释:心痛包括心绞痛和胃脘痛;九节即第7胸椎。从中医理论如何解释至阳穴可以缓解心绞痛呢?我认为可能与以下2点有关:一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至阳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都知道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但实际上督脉还有一条分支,并且入心中,如《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其少腹直上者……上贯心。”二是寒主收引。“有寒故痛也”,治疗心绞痛首当温通阳气,督脉为阳脉之海,至阳穴又为阳气至盛之处,所以按压至阳穴可温通心阳,散寒解痉,阳气通阴寒散,则绞痛自止。元月10医院临床带教针灸全科班学习内容NTRODUCTION
课程内容丰富。包括经络学、腧穴学、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针法、特色针灸技术(浮针、刃针、火针、长圆针)学习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肱骨内外上髁炎、半月板损伤、跟痛症、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狭窄性腱鞘炎,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结肠炎、慢性前列腺炎、习惯性便秘、痛风、前列腺炎、痛经、闭经、盆腔炎、月经不调、乳腺小叶增生症、面肌痉挛、面瘫、小儿脑瘫、偏瘫、慢性阑尾炎、乳腺炎、带状性疱疹、各种结石疼痛,癌症疼痛等数百种疾病疑难杂症的治疗等、医院临床教学。
1、系统学习人体经络腧穴的概念及分布(十二经脉腧穴、任、督二脉、常用奇穴)
2、系统学习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总论、运动系统、其他系统知识)
3、系统学习中医诊断学(四诊法、八纲辨证、脏腑辩证)
4、系统学习中医基础学
5、杨国军院长临床教授浮针
6、杨国军院长临床教授火针
7、临床教授刃针、长圆针
8、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病
9、妇科、儿科、内科、神经内科、疼痛伤科病症的针灸、中医治疗方法全部教授、
10、临床学习各科室针灸及中医诊疗方法。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观看董氏奇穴教学视频全集61集入口《金匮要略》完整1-77集视频(珍藏版)
倪海厦《针灸大成》视频1-91集汇总(珍藏版)
《中医诊断学》视频教学全75集
天津中医大学《针灸学》教学视频1-课全集《珍藏版》
石学敏院士30个穴位临床配伍
年3月26日海南三亚-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传承班与第三届弟子年会》开班介绍
“中医鬼才”倪海厦,总结的53个诊治经验,让你受用一辈子
中医(鬼门十三针)证明冤亲债主的存在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