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又拉肚子了!”
小儿腹泻高发,前来问询的家长不在少数。如何科学地为腹泻小儿调整用药,不仅涉及到宝宝的消化道问题,而且关系到宝宝生长发育、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
下面详细整理了儿童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手段,帮助药店人更全面地了解儿童腹泻。
首先我们要明白,腹泻是消化道疾病当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是机体出于自我保护而展现的一种应激反应,更是最为疾病判断的典型症状。但腹泻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因,一种是外因。
腹泻的内因尚未成熟的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亦未成熟,消化能力差。中医称之为脾胃虚弱。
神经系统功能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肠功能紊乱发生后继而会引发肠道菌落菌群失调。
防御感染功能差或者因生长发育快,需营养物质多,使消化道负担重等。这个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腹泻的外因细菌病毒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感染。
饮食不洁:由于喂养不当(过多、过少、突然改变饮食品种),对牛奶等食物过敏,食物变质,腹部受凉等引发的称为非感染因素。
西医治疗腹泻疾病全靠“两步走”01对症治疗
在西医看来,腹泻对症治疗的主要原则集中在三个方面。
?1.补充腹泻引发脱水造成的人体电解质流失:
电解质保持体内血溶剂平衡,帮助神经传送,调节肌肉收缩,保持酸碱平衡。
药物选择:水(不能用纯净水),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2.肠粘膜保护剂抑制肠道致病菌和毒素:
肠粘膜保护剂可以对消化道内的致病菌与毒素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同时提升肠黏膜的自我防御能力,以达到止泻的效果。
药物选择:蒙脱石散、泻立停、肠毒康、肠康片等。?3.益生菌调节肠道菌落菌群: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总称。主要存在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生态平衡、对于肠道而言,有益于肠道保持干净,健康。
药物选择:市场上各种益生菌制剂。02对因治疗
在西医看来,腹泻对因治疗的主要原则集中在一个方面。
那就是:
?杀灭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为主的致病细菌:
人体对于大肠杆菌是又爱又恨,人体必须依靠大肠杆菌去消化一些食物,但大肠杆菌数量多了就会让人拉肚子。
药物选择: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佛沙星、诺佛沙星是第一选择)、头孢菌素类也可以中医“眼中”的腹泻中医认为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脾胃虚弱,因此治疗原则上往往是抓住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小儿香橘丸
功效与主治: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用于脾虚食滞所致的呕吐便泻、脾胃不和、身热腹胀、面黄肌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双苓止泻口服液
功效与主治:清热化湿,健脾止泻。用于湿热内蕴,脾虚失健所致的小儿腹泻,可伴有发热、腹痛、口渴、尿少。
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下,每次3~5毫升;1~3岁,每次5~7毫升;3岁以上,每次10毫升,一日3次。3天为一疗程。
醒脾养儿颗粒
功效与主治: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1袋(2克),一日2次;一岁至二岁一次2袋(4克),一日2次;三岁至六岁一次2袋(4克),一日3次;七岁至十四岁一次3~4袋(6~8克),一日2次。
丁桂儿脐贴
功效与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无论西医分类还是中医辨证,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医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疾病,收获较好的效果。插播一条广告
好好黄芪颗粒补气固表,对于脾胃虚弱引发的食少便溏、腹泻也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同时气的固摄作用也有助于大便成型。
???小文的咖啡厅∣给您一杯咖啡的时间,思考与阅读
爱医药,更要爱生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