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二十四节气
夏
“立,建始也;
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
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
立夏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
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主要习俗有迎夏仪式、尝新活动、斗蛋游戏、立夏“秤人”等。进入立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立夏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医院
脾胃肝病一科(消化内一科)
副主任医师张贞鲁
为您带来立夏养生小知识。
专家介绍
张贞鲁,中共党员,医学硕士,脾胃肝病一科(消化内一科)副主任医师。陕西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宝鸡市中医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宝鸡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宝鸡市卒中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宝鸡市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宝鸡市卫健系统青年突击手。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肝病及肠道疾病的科研与临床。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级中医高级研修班。年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及消化内镜下治疗操作等。从医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精通中医传统理论,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等肝病,结肠炎等等疾病。
饮食养生
立夏过后,温度会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鸡肉、豆制品、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夏季应该选择清淡的饮食,一些热量高或者是容易上火的食物最好还是不要吃比较好。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起居养生
立夏养生要早睡早起。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精神养生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因此,立夏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老年人不可有过激之处,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运动养生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出伤阳,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立夏药膳养生方
(1)茯苓山药莲子粥。茯苓25g,山药50g,莲子25g,猪瘦肉末50g,粳米g。将茯苓、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加水mL,文火煮成稀粥,将熟时加入猪瘦肉末,搅匀。健脾利湿,养心安神。
(2)桂圆桑椹茶。龙眼肉6~10枚,桑椹10g。将龙眼肉、桑椹放入茶壶中,煮开后闷泡5分钟,倒入茶杯饮服,随饮随冲。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编辑|侯雪婧王蕊审核|王富强发布|党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