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后便血,或是缺血性肠炎人民资讯

近日,67岁的黄阿姨突发腹痛,数小时内解暗红色血便3次,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发现降结肠、乙状结肠充血、水肿、淤斑,黏膜下出血,诊断为缺血性肠炎。经禁食、抗炎、改善循环、口服中药等治疗,她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

“我平时身体一直都很好,为什么会得缺血性肠炎呢?”缓过劲来,黄阿姨提出了疑问。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某一段结肠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临床多见于左腹部结肠,尤其以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为主,大约占80%。我国90%的缺血性肠炎患者为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

临床观察,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常伴发一些基础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为明确病因,进一步检查发现黄阿姨的血脂偏高,存在心血管系统原发病,颈部动脉彩超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并软斑块形成。

缺血性肠炎主要为突发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典型症状为腹痛,多位于左下腹,为突发性绞痛,进食后加重。腹痛时多伴有便意,部分患者可在24小时内排出与粪便相混合的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或伴有胃口差、恶心、呕吐、低热等。

对于该病,结肠镜检查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可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阶段,同时可以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

缺血性肠炎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改善循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以及静脉营养、广谱抗生素抗炎、积极治疗心血管系统原发病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腹部触痛加重,出现肌紧张、反跳痛、体温升高及肠麻痹,高度提示肠梗死,需立即行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病程早期由于肠黏膜损伤程度较重,常须禁食3-5天。随着病情逐渐好转,患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少油脂的低盐、流质、半流、软食等饮食。患者平常应注意规律的生活起居,避免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品,不吃生冷、过硬、辛辣食物。

□广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康宜兵

本文来源:点点医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qqpl.com//zcmbzl/15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