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博士遮盖液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328638.html
(第四部分方法标准部分)
一、单选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年修订)第三章第二十六条中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B)。
A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B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C与食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D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我国的检验方法类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是(A)标准。
强制性的;B.推荐性的;C.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推荐性的;D.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第二十六条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下列关于复检的说法,哪项不正确(A)。
A.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十二小时内申请复检B.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C.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D.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条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D)规定。
A.国家卫生计生委B.质检总局C.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B)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A食品检验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B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C检验人D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规定的是食品营养强化剂的(A)。
添加量B、终产品含量C、标示量D、既可以是添加量又可以是终产品含量
解析:《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问答:十七、关于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和在终产品中的含量。本标准规定的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允许的实际添加量,该使用量是考虑到所强化食品中营养素的本底含量、人群营养状况及食物消费情况等因素,根据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而综合确定的。
下列不属于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是(D)。
铁B、铜C、铬D、番茄红素
解析:番茄红素属于GB中的着色剂,铁、铜、铬均属于GB中规定的可以强化的营养素。
强化了DHA的产品,其配料表中可标为(C)。
A、二十六碳六烯酸、二十六碳六烯酸油脂B、DHA(二十碳四烯酸油脂)
C、“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DHA)”或者“金枪鱼油(DHA)”、DHA(金枪鱼油)”
D、AA(二十碳四烯酸油脂)
解析:《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问答:二十四、强化了DHA的产品,其配料表中可标为“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DHA)”或者“金枪鱼油(DHA)”、DHA(金枪鱼油)”等。
下列不属于既是营养强化剂又是添加剂的是(D)。
A、维生素CB、维生素EC、β-胡萝卜素D、胆碱
解析:胆碱属于GB规定的营养强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既属于GB中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也属于GB规定的营养强化剂。
关于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B
A、质量规格标准中一般规定的有主物质、铅、砷、汞等含量及其检验方法
B、目前部分强化剂化合物可以执行该物质以食品添加剂冠名的质量规格标准
C、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中需对强化剂保质期进行规定
D、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中需对生产工艺进行描述和限定
解析:A:如GB-《食品添加剂牛磺酸》,规定了主物质牛磺酸含量,砷、重金属等含量及其检验方法。
B:如GB-《食品添加剂硫酸镁》、GB-《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等均是以食品添加剂冠名的质量规格标准。
C: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一般规定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附录)等,没有对保质期进行规定。
D: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中一般在第1条范围中对生产工艺进行描述和限定,如GB.17-《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铁蛋白》“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乳及乳制品为原料,经分离、杀菌、提取、精制、干燥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铁蛋白”。
对于鳞茎葱类蔬菜如大蒜、洋葱等,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时,其检测部位为(A)。
A.可食部分B.整株C.鳞茎头D.以上三种均可
解析:GB附录A.1规定大蒜、洋葱测定部位为可食部分。
2,4-滴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1mg/kgbw,其在某种番茄中的残留量0.5mg/kg,若体重为60kg的成人食用此种番茄,则其每天最多可食用(D)千克,不会发生安全问题。
A.0.06B.0.6C.0.12D.1.2
解析: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1mg/kgbw则体重为60kg人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1mg/kg*60kg=0.6mg。番茄中的残留量0.5mg/kg,1.2kg番茄中2,4-滴的残留量为0.6mg。
下列药品中可以在蔬菜上使用的农药为(C)。
A.甲胺磷B.甲基对硫磷C.苏云金杆菌D.磷胺
解析: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磷胺等3种农药为农业部公布的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农药。苏云金杆菌在GB-“附件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名单”中,可以在蔬菜上使用。
下列不属于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是(D)。
A生鲜食品B包装饮用水C茶叶D速冻面米制品
解析:《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问答(修订版):(九)关于生鲜食品。预包装速冻面米制品和冷冻调理食品不属于豁免范围,如速冻饺子、包子、汤圆、虾丸等。
下列不属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管理范围的预包装食品类别是(C)。
A饼干B方火腿C婴幼儿配方食品D调味品
解析:GB不适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婴幼儿配方食品属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其营养标签标示应符合GB的规定。
营养声称是指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D)。
A含量声称B比较声称C对比声称D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解析:GB标准2.7条规定:营养声称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下列属于营养标签比较声称用语的是(B)。
A高钙B减钠C脱脂D无糖
解析:GB标准2.7.2条款规定比较声称用语有“增加”、或“减少”等。
以下营养标签上能量的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
AkJ/gB-kJ/gC<kJ/gD>kJ/g
解析:GB标准3.4条款规定: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应以具体数值标示。
下列哪个营养成分在营养成分表中不要求强制标示(C)。
A能量B蛋白质C糖D钠
解析:GB标准4.1条款规定:所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能量、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2.4条款规定核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营养标签中的糖是指(C)。
A单糖和蔗糖B双糖和蔗糖C单糖和双糖D蔗糖
解析:《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问答(修订版):(二十七)关于碳水化合物及其含量。碳水化合物是指糖(单糖和双糖)、寡糖和多糖的总称,是提供能量的重要营养素。
下列(D)不应在营养成分中标示?
A膳食纤维B饱和脂肪C胆固醇D蔗糖
解析:GB规定营养成分表中内容包括表1以及GB和卫生部公告中允许强化的除表1以外的其他营养成分。蔗糖在标准中规定的标示方式应该为“糖”。
关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B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C应使用中文。如同时使用外文标示的,其内容应当与中文相对应,外文字号可以大于中文字号。D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应以具体数值标示。
解析:GB标准3.2条款规定:如同时使用外文标示的,其内容应当与中文相对应,外文字号不得大于中文字号。
关于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某营养成分的含量标示值符合含量声称或比较声称的要求和条件时,可使用营养成分功能声称。B进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选用标准中列出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
C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可以标示在标签的任意位置。
D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字号可以大于食品名称和商标。
解析:GB附录B2.6条款规定: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可以在标签的任意位置。但其字号不得大于食品名称和商标。
以下关于食品产品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D)。
A.食品产品标准中不得规定卫生指示菌指标
B.我国的食品产品标准中应当与国外规定完全一致
C.一个产品没有食品产品标准执行,就意味着不用符合任何标准的规定
D.执行食品产品标准时,应同时符合基础标准
解析:执行食品产品标准时,应同时符合GB、GB、GB、GB等相关基础标准的要求。
食品产品标准的前言部分一般规定了(C)。
A.标准的起草人、起草单位B.标准的英文名称
C.替代标准、与被代替标准的相比主要变化D.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
解析: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6.1.3条前言规定,前言应视情况一次给出下列内容:“···c)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g)标准的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旧版的食品标准前言中规定了标准的起草人、起草单位,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一般在标准编制说明中体现。
以下哪项不是食品产品标准中对感官要求的通常表述(B)。
A.无正常视力可见霉斑、外来异物B.在显微镜下观察无外来异物
C.无异味D.具有产品应有的形态
解析:感官检验一般通过目视、鼻闻、口尝、手摸进行。
食品产品标准中某限量指标规定为“—”,则该指标的规定为(C)。
不得检出B.限量值为0C.不作规定D.以上说法均错误
解析:标准中“—”为不作规定。
(D)不适用于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粕类》标准规定。
豌豆粕B.大豆粕C.小麦粕D.菜籽粕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粕类》标准范围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菜籽粕和棉籽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制品》的适用范围中不包括(B)。
发酵豆制品B.大豆蛋白粉C.非发酵豆制品D.豆浆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豆制品》标准范围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大豆蛋白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腌菜》对大肠菌群限量的特别规定为(C)。
A.不适用于灭菌发酵型产品B.适用于非灭菌发酵型产品
C.不适用于非灭菌发酵型产品D.适用于非灭菌未发酵产品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腌菜》3.4.2条款规定:大肠菌群不适用于非灭菌发酵型产品。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B)非致病性微生物的状态叫做商业无菌。
A.也不含有任何的B.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
C.但可以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D.但可以含有少量的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2.3条规定商业无菌的定义为“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的状态。”
32.GB—中对蒸馏酒标签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应标示“大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B.可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C.应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D.可标示“大量饮酒有害健康”,应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解析:GB标准4.3条款规定:应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
33.以下哪项食品产品标准没有对酸价作出要求(D)。
A.《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油脂制品》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坚果与籽类食品》
C.《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D.《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未对酸价作出要求,其余3项A、B、C中均有相关要求。
34.对《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认识错误的是(C)。
A是某一类食品规范的基础B是食品生产过程的“行为标准”
C对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提出了要求D是食品生产者获得生产许可的前提和基础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范围规定: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35.与速冻食品有关的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有:(D)。
A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B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C速冻食品卫生规范D以上都是
解析: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和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是基础规范,速冻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是速冻食品专用规范。
36.对《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中设备设施理解正确的是(D)。
A食品加工厂用水的水质均应符合GB。B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动式。C应设置风淋室、淋浴室。D以上都正确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5.1.5.4条款规定: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动式;5.1.1.2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的规定,对加工用水水质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应符合相应规定。5.1.5.6根据对食品加工人员清洁程度的要求,必要时应可设置风淋室、淋浴室等设施
37.对《糕点、面包卫生规范》理解正确的是(B)。
A设置在超市、商店、市场内的饼店(面包坊),应距离畜禽产品、水产品销售或加工场所20m以上
B清洁作业区应为独立间隔,如半成品冷却区与暂存区、内包装间、冷加工间、清洗消毒区等。
C饼店(面包坊)冷加工食品的制作区域应设置明沟D以上都正确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卫生规范》标准3.1.3设置在超市、商店、市场内的饼店(面包坊),应距离畜禽产品、水产品销售或加工场所10m以上,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4.1.5各生产车间或内部区域应依其清洁要求程度,分为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及一般作业区,各区之间应防止交叉污染;清洁作业区应为独立间隔,如半成品冷却区与暂存区、内包装间、冷加工间、清洗消毒区等。5.1.4饼店(面包坊)冷加工食品的制作区域,应符合下列要求:c)不应设置明沟,墙面、隔断应使用无毒、无味的防渗透、易于清洁材料建造。
38.对《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理解错误的是(C)。
A肉和肉制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销售等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
B冻肉及冷冻食用副产品装运前应将产品中心温度降低至-15℃及其以下的温度,运输过程中箱体内温度应保持在-15℃及其以下的温度,并做好温度记录。
C贮存冻肉、冷冻食用副产品以及需冷冻贮存的肉制品的设施和设备应能保持-15℃及其以下的温度
D冷却肉、冷藏食用副产品以及需冷藏销售的肉制品应在0℃~4℃的冷藏柜内销售,冻肉、冷冻食用副产品以及需冷冻销售的肉制品应在-15℃及其以下的温度的冷冻柜销售
解析:GB-6.3条规定“贮存冻肉、冷冻食用副产品以及需冷冻贮存的肉制品的设施和设备应能保持-18℃及其以下的温度,并做好温度记录”。
39.对《发酵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理解正确的是:(D)。
A黄酒生产区应设置原料仓库、制曲、制酒、灌装、贮存陈酿等区域
B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应监测赭曲霉毒素A和氨基甲酸乙酯。
C酒精度≤20%的配制酒应建立生产环境和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D以上都正确
解析:A:GB-4.4黄酒厂房设计特性要求:根据生产工艺需要,黄酒生产区应设置原料仓库、制曲、制酒、灌装、贮存陈酿等区域,各区域应布局合理。
B:GB-8条葡萄酒(果酒)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8.1发酵8.1.2发酵过程中应监测不良代谢产物产生情况,如赭曲霉毒素A和氨基甲酸乙酯,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C:GB-10.3条微生物监控:酒精度≤20%vol的配制酒应建立生产环境和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
40.对《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生产卫生规范》理解正确的是(D)。
A原料贮存、原料处理或提取加工、培菌或制曲、制酒、基酒贮存、调配、成品包装、成品贮存应设置独立的厂房或车间,并有效分隔。
B生产使用的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应有采购记录和验收记录,不得使用发霉、变质或含有毒、有害物以及被有毒、有害物污染的原料生产。
C生产过程中应监测不良代谢产物产生情况,如氨基甲酸乙酯。D以上都正确
解析:A:GB-4.1.2条规定: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原料贮存、原料处理或提取加工、培菌或制曲、制酒、基酒贮存、调配、成品包装、成品贮存应设置独立的厂房或车间,并有效分隔。
B:GB-7.2条规定:生产使用的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应有采购记录和验收记录,不得使用发霉、变质或含有毒、有害物以及被有毒、有害物污染的原料生产。
C:GB-8.1.4条规定:生产过程中应监测不良代谢产物产生情况,如氨基甲酸乙酯。
41.对《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理解错误的是(D)。
A生乳在挤奶后2小时内应降温至0℃~4℃。B生乳应采用保温奶罐车运输。
C对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的加工环节,应建立实时监控措施,并保持监控记录。
D清洁作业区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控制在CFU/皿以下。
解析:GB-9.1.3.2按GB/T.1中的自然沉降法测定,清洁作业区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控制在30CFU/皿以下。
42.对《谷物加工卫生规范》(GB-)认识错误的是(B)。
A适用于大米、小麦粉、玉米碴、玉米面等产品的加工
B用于堆放、晾晒谷物、半成品、成品的地面不得铺设水泥。
C外溢粉尘的部位应安装粉尘控制装置。
D原料清理应除去杂质及霉变粒,防止杂质进入后续加工,。
解析:GB-1范围规定本标准适用于谷物经机械等物理方式加工成大米、小麦粉、玉米碴、玉米面等初级产品的加工;5.2.3外溢粉尘的部位应安装粉尘控制装置;8.5.1原料清理应除去杂质及霉变粒,防止杂质进入后续加工,造成产品污染;4.2规定“用于堆放、晾晒谷物、半成品、成品的地面不得铺设含有沥青等有害物质的材料”,水泥不属于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
43.对《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GB-)认识错误的是(B)。
A规定了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分装与包装、销售等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
B适用于餐饮服务、现制现售的食品经营活动。
C销售有温度控制要求的食品,应配备相应的冷藏、冷冻设备,并保持正常运转。
D肉、蛋、奶、速冻食品等容易腐败变质的食品应建立相应的温度控制等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并确保落实执行。
解析:GB-标准1条款范围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网络食品交易、餐饮服务、现场制售的食品经营活动。
44.如果一个企业申请新的食品添加剂,应当向以下哪个部门提出申请?(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45.在我国,下列(A)属于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B.苏丹红;C.孔雀石绿;D.三聚氰胺。
解析: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3种属于卫生部公告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46.下列物质属于甜味剂的有(B)。
苯甲酸;B.麦芽糖醇;C.谷氨酸钠;D.山梨酸
解析:麦芽糖醇属于GB中允许使用的甜味剂。
47.根据溶解性判断,属于水溶性抗氧化剂的是(D)。
BHA;B.TBHQ;C.VE;D.VC
解析:VC属于水溶性抗氧化剂,BHA、TBHQ、VE属于脂溶性抗氧化剂。
48.下列(D)情况下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A.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B.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C.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D.掩盖已经发生腐败变质的肉类和海产品。
解析:GB标准中第3.1条款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伪、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9.属于食品非法添加物的是(D)。
亚铁氰化钾;B.柠檬黄;C.糖精钠;D.溴酸钾
解析:溴酸钾属于食品整治办〔〕5号规定的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50.下列(D)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
A、二氧化硫B、苯甲酸钠C、山梨酸钾D、甲醛
解析:甲醛不是GB-标准中规定的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食品整治办〔〕3号)中,工业用甲醛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51.下列(D)物质不具有防腐作用?
A、苯甲酸B、亚硝酸钠C、丙酸D、水杨酸
解析:苯甲酸、亚硝酸钠、丙酸均属于GB中允许使用的具有防腐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水杨酸为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
52.婴儿配方乳粉能满足(B)月龄婴儿的正常营养需求。
A0-4B0-6C0-12D6-12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标准3.2条款婴儿配方食品的定义要求其“适合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0~6月龄婴儿的正常需求”。
53.关于婴儿配方食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可以使用氢化油脂
B可以使用经辐照处理过的原料
C可以使用果糖
D可以使用预糊化的淀粉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标准4.1条款原料要求规定:不应使用氢化油脂,不应使用经辐照处理过的原料。4.3.4条款规定:只有经过预糊化后的淀粉才可以加入到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
54.婴儿配方食品中对下列哪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没有进行特别规定(C)。
A反式脂肪酸B芥酸C蔗糖D亚油酸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标准对反式脂肪酸、芥酸、亚油酸具有限量规定。
55.婴幼儿辅助食品适用于(B)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幼儿食用。
A4B6C8D12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准附录A:特膳膳食用食品的类别中规定:婴幼儿辅助食品包括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标准的范围中均为适用于6月龄以上婴儿和幼儿食用。
56.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一种(C)产品。
A药品B保健食品C肠内营养D肠外营养
解析:《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中规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也就是常说的“肠内营养制剂”。
57.下列全营养配方食品中适用年龄标示错误的是(C)。
A10-18岁B65岁以上C1-18岁D1-10岁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标准将全营养配方食品分为:适用于1~10岁人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适用于10岁以上人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
58.关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应符合GB的要求
B应标示产品的类别和适用人群
C应标示“与其他产品同时食用时应注意用量”
D应标示“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解析:该题为单选题,但A和C均有错误。A可能是笔误,应为GB
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标准4.1条款标签要求:4.1.1产品标签应符合GB的规定。故A错误
4.1.2标签中应对产品的配方特点或营养学特征进行描述,并应标示产品的类别和适用人群,同时还应标示“不适用于非目标人群使用”。4.1.3标签中应在醒目位置标示“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4.1.4标签中应标示“本品禁止用于肠外营养支持和静脉注射”。故C错误
5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B)的标准。
A推荐执行B强制执行C自愿执行D参考执行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五条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C)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A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B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
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61.(A)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B食品安全风险监测C食品安全风险分析D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二十一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62.对(D),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A地方传统食品B地方新型食品C地方稀有食品D地方特色食品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 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63.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A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B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C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64.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A)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A严于B/C高于D宽于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条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5.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A)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B质量监督部门C食品药品监管部门D农业行政部门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6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与之对应的地方标准(C)。
A过渡期后废止B视情况废止C即行废止D可视情况保留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 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67.下列日期的标示方式中,哪种不属于规范的形式?(D)
A、年3月12日B、0312C、12日3月年D、03/12/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中4.1.7.3条款规定:应按年、月、日的顺序标示日期,如果不按此顺序标示,应注明日期标示顺序(标示形式参见附录C)。选项D正确的标示方式为“(月/日/年):03/12/”。
68.食用香精、香料在食品配料表中错误的标示方法为(C)。
A.食用香精B.食用香料C.香精、香料D.食用香精香料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中4.1.3.2条款表1配料标示方式规定:食用香精、香料的标示方式为“食用香精”、“食用香料”、“食用香精、香料”。
69.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相关配料具体含量?(C)
A、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
B、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一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的含量较低时。
C、仅在食品名称中提及的某种配料。
D、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一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的含量无时。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中4.1.4.3条款规定:食品名称中提及的某种配料或成分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不需要标示该种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70.以下食品标签中,需强制执行GB-的标示标签情形是:(D)
A、散装食品标签
B、储藏运输过程中以提供保护和方便搬运为目的的食品储运包装标签
C、现制现售食品标签
D、销售单元包含若干可独立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时,直接向消费者交付的外包装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准中1范围条款规定:本标准不适用于为预包装食品在储藏运输过程中提供保护的食品储运包装标签、散装食品和现场制售食品的标识。
71.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C)时,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A、15%B、20%C、25%D、30%
解析:GB标准第4.1.3.1.3条款规定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25%时,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72.食品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A)方式一一排列?
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
制造或加工食品时的配料加入顺序
按照配料第一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排序
按照配料在终产品中的含量递减顺序
解析:GB标准第4.1.3.1.2条款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73.关于食品标签上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下列哪条表述是错误的?(C)
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通常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名称或食品分类名称。
若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名称或食品分类名称有多个时,可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或不引起歧义的等效的名称。
为了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不可以在食品名称前或后附加相应的词或短语,如干燥的、浓缩的。
在没有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应使用能够帮助消费者理解食品真实属性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解析:GB标准第4.1.2.3条款规定:为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或后附加相应的词或短语,如干燥的、浓缩的、复原的、熏制的、油炸的、粉末的、颗粒的等。
74.以下净含量标识正确的为(B)。
A、0gB、1.08kgC、0.75kgD、1公升
解析:GB标准第4.1.5.2条款规定质量单位为克(g)、千克(kg),故D选项不对。标准4.1.5.3条款规定:质量Q<0g时,计量单位使用克(g),质量Q≥0g时,计量单位使用千克(kg),故选项A、C不对。
75.下列赠送装或促销装预包装食品净含量的标示方法,不正确的是:(D)。
A、净含量克、赠送50克B、净含量+50克
C、净含量克(含赠送50克)D、净含量克(不含赠品)
解析:《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问答(修订版)中第四十七、赠送装或促销装预包装食品净含量的标示规定:赠送装(或促销装)的预包装食品的净含量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标示,可以分别标示销售部分的净含量和赠送部分的净含量,也可以标示销售部分和赠送部分的总净含量并同时用适当的方式标示赠送部分的净含量。如“净含量克、赠送50克”、“净含量+50克”、“净含量克(含赠送50克)”等。
76.关于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进口预包装食品外文配料表的内容均须在中文配料表中有对应内容。
B、原产品外文配料表中没有标注的内容,中文配料表中可不标注
C、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或原产地区的名称,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D、原有外文的生产者的名称地址等不需要翻译成中文。
解析:《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问答(修订版)第五十六条进口预包装食品应如何标示标签中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外文配料表的内容均须在中文配料表中有对应内容,原产品外文配料表中没有标注,但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应当标注的内容,也应标注在中文配料表中(包括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水和单一原料等)。
77.按照GB的定义,下面哪种食品属于预包装食品:(C)。
AB
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释义:散装食品,指无预先定量包装,需计量销售的食品,包括无包装和带非定量包装的食品,故本题中A、B、D均为散装食品。根据GB对预包装食品的定义,预包装食品应同时满足两个要点:1、预先包装,2、定量,即在包装上要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示。
78.根据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的风险,按照GB-标准问答的相关解释,下面哪类食品需要执行GB-中的限量规定(B)。
A食盐B熟肉制品C碳酸饮料D蒸馏酒
解析:GB标准中表1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涉及熟肉制品,未涉及食盐、碳酸饮料和蒸馏酒。
79.根据食品产品的属性,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下列哪类食品不需要执行菌落总数的限量规定:(B)。
A饼干B发酵乳C巴氏杀菌乳D蜜饯
解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标准4.6条款微生物限量中未规定其菌落总数的技术要求。
80.下列关于商业无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罐头食品是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畜禽肉、水产动物等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装罐、密封、加热杀菌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商业无菌罐装食品。
B.商业无菌指的是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的状态。
C.按照GB.26的规定,若样品经保温试验未出现泄漏;保温后开启,经感官检验、pH测定、涂片镜检,确证无微生物增殖现象,则可报告该样品为商业无菌。
D.商业无菌既是从细菌学上达到产品绝对无菌的状态。
解析:商业无菌的定义为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的状态。根据此定义,商业无菌并不是产品的绝对无菌状态。
81.在GB中,下面哪类致病菌的限量规定执行的是三级采样方案:(A)。
A金黄色葡萄球菌B沙门氏菌C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D大肠埃希氏菌O:H7
解析:GB标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的是三级采样方案,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H7采用的是二级采样方案。
82.下列关于微生物检验采样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样品的采集应遵循随机性、代表性的原则
B.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c和m值
C.应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贮存样品
D.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解析:GB.1标准4.2.1条款规定: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n、c和m值,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c、m和M值。
83.下列哪类食品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