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秋季是胃病多发的季节,所以秋季不能仅仅只是预防秋燥,养胃也是重点。俗话说得好:十人有九胃,即指胃病很常见。这是由于有的人或五味偏嗜、或暴饮暴食、或嗜酒无度,导致胃气损伤,导致胃病,胃病患者的表现为胃痛、胃胀、嗳气、泛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加上寒露已过,霜降也快来了,天气逐渐转凉,当人体受凉刺激后会分泌大量的胃酸,胃部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并且,进入深秋,人们的食欲都在增加,因此肠胃的负担增重,非常容易诱发胃病。因此秋季养胃迫在眉睫,以下日常几点小细节,希望人们可以多加重视,养护好肠胃,健康过冬。
1、坚持吃早餐
很多人因为早上没有饥饿感就不吃早餐了,这其实很容易给胃部造成损害。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肠道内的食物早就被消化了,如果起床后不吃早餐,消化液就会破坏肠胃黏膜,长期下去就会出现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所以早餐一定要坚持吃,并且如果可以选择,尽量选择吃一些暖呼呼,清淡一点的食物,减轻胃部的刺激。
2、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食物
秋季流行“贴秋膘”,但是往往都是进食一些肉补的食物,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饮食过度,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胀。并且肉食属于酸性食物,过多食用会导致人体酸碱失衡,易患多种疾病。所以秋季饮食,应该更加注重清淡,尽量减少食用油腻食物和具有刺激性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最好戒烟禁酒。
3、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4、饮食定时定量
不按生物钟的规律进食,过于饥饿或暴饮暴食,都可能导致胃部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严重的暴饮暴食还可能造成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饮食应该要有限度,保持不饱不饥的状态,不要暴饮暴食,否则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引发疾病。只有当人体的脾胃功能正常了,才能将饮食正常消化、吸收和利用。
5、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常要注意胃部保暖。晚上可用热水袋或温热贴贴敷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除了以上这五大点需要注意之外,家里的药箱最好备上和胃整肠丸,以防万一。和胃整肠丸作为一款肠胃药,不仅在肚痛腹泻具有优秀的缓解作用,在治疗胃痛、胃胀等胃部问题也同样适用。这主要源于它的成分中含有颠茄提取物和木馏油等两大成分。
木馏油具有抗菌消炎,抑制肠道分泌液及异常运动的作用,可以起到止痛止泻的效果;颠茄提取物可以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起到止胃痛作用。用于邪滞中焦所致的恶心、呕吐、纳差、胃痛、腹痛、胃胀、腹胀、泄泻等症状。
身体的修复功能是强大的,只要养护措施做到位,一定能够慢慢好起来。所以胃不好的朋友们一定要捉紧秋季养胃好时机,做好攻略,认真执行起来,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