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是北美和欧洲的常见病,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亦呈逐步增高趋势,根据国内文献报道,近5年的病例数是上世纪90年代同期的8倍,炎症性肠病已逐渐成为我国消化科的常见病,很多老百姓口中的“慢性肠炎”很可能就是炎症性肠病。
”以医院为基础的调查推测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约为11.6/10万,克罗恩病约为1.4/10万,炎症性肠病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该病是感染、遗传、环境、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正逐渐形成新的理念,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但总体来说,目前西医研究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只能通过抑制患者免疫功能来控制疾病,但炎症性肠病药物(包括生物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因为副作用大、价格昂贵、迟发性失效等原因,让广大患友在选择用药时顾虑重重。而中医药因其自身特点,根据个人体质情况改善免疫功能,而不仅是炎症性肠病还是当前很多西药出现的副反应,根本的源头都是因为免疫功能出现问题,而这正是中医的优势。
医院消化内科近几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包括中药口服、灌肠、理疗等手段,让很多使用生物制剂及免疫抑制剂的炎症性肠病患者长期保持药物有效浓度而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促进黏膜愈合,特别是我科研制的溃结灌肠方,让很多患者能快速缓解症状,促进肠道修复,进而长期保持疾病缓解,而减少升级使用激素或生物制剂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炎症性肠病患友,中西医结合不失为一种更好治疗疾病的方法,消化内科所有医生势必与患友一起努力攻克难题。
医生介绍
郑伟伟
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多位中医名家,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经典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中西医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等)、反流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肠炎、腹痛、腹泻、便秘、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囊炎等消化科疾病及眩晕、头痛、咳嗽、多汗、口腔溃疡、失眠、痤疮、疲劳综合征等其他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擅长胃肠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内镜下息肉治疗等操作技术。
门诊:周二全天
来源丨郑伟伟
编辑丨如意
审核丨曾耀明姚奇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