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体哪里的穴位数量最多,那无疑就是足部。足部的穴位跟身体许多器官相连接,如果器官有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按压足部来缓解。今天就让我教你几种按压足部的方法,舒筋活络,强身健体,效果非常不错!
足部经穴针灸
足部有十二经脉中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是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循行。足三阴经起于足,足三阳经止于足。
足阳明胃经止于足第二趾的外侧端其支脉进入足大拇趾和第三趾;足太阳膀胱经通过足外侧赤白肉际,止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足少阳胆经行于足背外侧止于足第四趾外侧端,其支脉斜入足大拇趾: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拇趾的内侧: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拇趾的外侧: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部,并沿足内侧赤白肉际、足背向上行。
《素问厥论篇》说:“阳气起于足五指(趾)之气起于足五指(趾)之里。”精辟地阐明了足与人体周身阴阳经络的密切联系。
足也是足三阴、足三阳经脉的根部、本部所在部位其经脉的五输穴、原穴、八脉交会穴多分布于足,这些腧穴都可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方法分别用于治疗头。
面、五官、脏腑、躯干的病证,或对全身的某些机能状态起到调整作用,井可收到颇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第二节足部经穴一、足阳明胃经的足部腧穴。
解溪定位: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肾炎,肠炎,腹胀便秘,癫痢,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疾病,足下垂,下肢乏力。
针灸法:直刺04~06寸,灸3~5壮。
2冲阳定位:
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头痛,面瘫,牙痛,足背痛,癫痼,疟疾,精神病,热病,胃痛腹胀,食欲不振。
针灸法:直刺02~03寸图2足阳明胃经的足部脑穴灸3壮3陷谷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面浮肿,目赤肿痛,结膜炎水肿,腹鸣腹痛,足背肿痛,得病。
针灸法:直刺03~05寸灸3~5壮。
4内庭定位:
在足背当23趾间的纹头处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牙痛,咽喉肿痛,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胃痛急、慢性肠炎肠疝痛,痢疾,便秘,足背肿痛,梦魔。
针灸法:直刺03~05寸灸3~5壮。
5厉兑定位:
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01寸处。
主治:面肿,牙痛,鼻衄,咽喉肿痛,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扁桃体炎,肝炎消化不良+癫病,癫狂。
针灸法:向上针刺02~03寸,灸3壮。
二、足太阳膀胱经的足部腧穴
1昆仑定位: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甲状腺肿大,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雍痪,小儿惊风,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难产。
针灸法:直刺05~08寸,灸3~7壮
2仆参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凹陷赤白肉际处。
主治;腰痛,足踝痛下肢瘫痪,脚气,膝部红肿踝关节及其
周围软组织损伤,癫痫。
针灸法:直刺03~05寸,灸3~5壮。
3申脉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正下方凹陷中。
主治:头痛,脑脊髓膜炎内耳性眩晕,目赤痛,癫痫,精神分裂症,失眠,中风踝关节炎,腰腿痛。
针灸法:直刺03~05寸,灸3壮。
4金门定位:
在足外侧,申脉前下方,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外侧凹陷处。
主治:头痛胀痢,小儿惊厥,牙痛,耳聋,腰腿痛,足底痛,外踝痛。
针灸法:直刺03~05寸,灸3~7壮。
5筋骨定位:
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心肌炎,脑膜炎癫病,腰腿痛,头痛,项强,目翳鼻衄。
针灸法:直刺03~05寸,灸3~7壮。
6束骨定位:
在足外侧足小趾关节,第5跖毗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
头痛,项强,疟疾,目翳,癫痫,精神分裂症,耳聋,目疾,腰腿痛。
针灸法:直刺03~05寸,灸3~7壮。
7足通谷定位: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哮嘴,鼻出血,精神分裂症,癫狂。
针灸法:直刺03~04寸,负3~7壮8至阴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头痛目痛,中风,鼻衄鼻塞胎位不正,难产。
针灸法:浅刺01~02寸,胎位不正用灸法,灸3~5壮。
三、足少阳胆经的足部腧穴
1丘壚定位:
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胸胁痛,胆囊炎,肢窝淋巴结结核,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疟疾,偏头痛,颈项痛,胁肋痛,中风偏瘫疝气针灸法;直剌05~08寸,灸3~5壮。
2足临泣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结膜炎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胁肋痛,足痛,乳痈,退乳月经不调,遗尿,疟疾,内伤吐血。
针灸法:直剌03~05寸,灸3壮。
3地五会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关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第45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主治:耳鸣,头痛,腰痛,目赤,乳腺炎,足背肿痛内伤吐血。
针灸法:直刺03~05寸禁灸。
4侠溪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偏头痛,高血压耳鸣,耳聋,目眩,目赤肿痛肋间神经痛乳病。
针灸法:直刺03~05寸负3壮。
5足窍阴定位:
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头痛,高血压结膜炎肋间神经痛,哮喘,胸膜炎,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热病失眠。
针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灸1~3壮。
四、足太阴脾经的足部腧穴
1隐白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月经过多,消大都化道出血,腹痛,腹胀,便血,尿血精神病,多梦,惊风,衄血。
针灸法:
斜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负3壮。
2大都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腹胀,腹泻,呕吐,胃痛便秘,四肢浮肿手足厥冷,中风。
针灸法:直刺03~05寸,灸3~5壮。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阅读
想让膝盖“老”得慢一点?做这三个动作,按这五个穴位!!
手脚冰冷的,冬天可以多按这个穴位,疏通经络、袪寒保暖
养肝就是养命!3处肝经穴位,1种养肝水,让你的肝越来越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