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481255.html
导读:厚朴温中汤,具有温中行气,燥湿除满之功效。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属脾胃气滞寒湿证者。
方歌厚朴温中干姜陈,木香苓草豆蔻仁,散寒行气除痰湿,脾胃自旺食纳增。
组成厚朴一两、橘皮一两、炙甘草半两、草豆蔻半两、茯苓半两、木香半两、干姜七分
用法合为粗散,每服五钱匕(15g),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忌一切冷物。现代用法: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加姜三片,水煎服。
功效主治温中行气,燥湿除满。症见脘腹胀满,或客寒犯胃,时作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无力,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脘腹胀满,时作疼痛为本方主证,属中焦寒湿。脾胃虚寒,运化无权,湿邪内停,气机不畅,故脘腹胀满;阳虚生寒,寒凝气阻,故时作疼痛;脾胃受病,纳运失常,故食欲不振;脾胃主肌肉四肢,湿滞气机,则肢倦无力;至于舌苔白腻,脉沉弦,皆脾胃寒湿,气机不畅之象;据寒湿困阻,脾胃气机壅滞之病机,治宜行气除满为主,辅以温中燥湿。
本方证以寒凝湿滞为主,故重用辛苦燥湿之厚朴,燥湿温中,行气下气;陈皮辛温,理气燥湿;草豆蔻专入脾胃,燥湿温胃;木香行气止痛,共为辅药;更以干姜温中祛寒,茯苓渗湿健脾,生姜降逆和胃,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行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
加减化裁若兼身重肢肿者,加大腹皮,以下气利水。痛甚,加肉桂、高良姜,以温中散寒;气滞胀满较甚,加枳壳、砂仁,以行气消胀。呕吐恶心,加半夏、吴茱萸,以止呕。脾虚乏力,加党参、白术,以健脾;饮食不香,加山楂、神曲。泄泻,将干姜改为炮姜,加苏叶、藿香,以止泻等。
禁忌本方药性温燥,脘腹胀满,属于气虚不运或胃阴不足者,不宜使用,以免耗气伤阴。若脘腹胀满属实热者,忌用。
方论选录
《成方便读》卷:“夫寒邪之伤人也,为无形之邪,若无有形之痰、血、食积互结,则亦不过为痞满,为呕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朴温中散满者为君;凡人之气,得寒则凝而行迟,故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入脾脏以行诸气;脾恶湿,故用干姜、陈皮以燥之,茯苓以渗之;脾欲缓,故以甘草缓之;加生姜者,取其温中散逆,除呕也。以上诸药,皆入脾胃。不特以温中,且能散表,用之贵得其宜耳。”
厚朴温中汤同名方《医学传灯》厚朴温中汤,由厚朴、半夏、杏仁、枳壳、桔梗、炮姜、藿香、香薷、甘草、陈皮构成。功能行气宽中化湿。主治夏月中暑、口食生冷,饮食不思,脉沉细缓者。
医案精选
余彰林,男,67岁。年3月诊断为结肠癌。
证见腹胀满,六日未见大便,有便意。口中淡,不思饮,微恶寒,四肢凉,小便少,略黄,身体略瘦弱。医院先用药物泻下未通后,后以甘露醇灌肠仍然不通。症加重,腹部更加胀满不堪,几乎膨满欲死,呼吸欲绝。家属抗议,医院告知“别忘了这是结肠癌”,言外之意这种情况是不正常中的正常事,命该如此,没办法。
家属于绝望之际特聘中医到场。可见患者面无血色,手足冷,腹满膨胀,如覆瓮状,腹皮菲薄,虚空,雷鸣切痛,痛则上冲胸咽,呼吸欲绝,大小便点滴未通,已属危状,脉沉细小。为大寒痛,上冲胸咽,于是处以大建中汤两剂,结果,毫无作用。
于是,又根据以往用药经验:胀满,痛,虚寒等特点,果断应用厚朴温中汤。
患者服药后,即觉腹中膨胀及疼痛略感宽松,约半小时后腹中蠕动增强,雷鸣大作,顷刻大便泻下,稀里哗啦一大桶,腹中顿觉宽松,胀满停止,疼痛消失,就连灌进去的肥皂水,甘露醇一同泻出。此时倍感身轻神松,全身从未有过如此舒泰,精神振作。原方连服一个月,一如常人,根本看不出似得结肠癌之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