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痔下

北京专业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暖天下无痔春愿花开痔疮

上篇已介绍了什么是痔、症状及分类,本文将从病因、治疗、预防等角度出发进一步了解痔疮。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说法有些夸张,但确实说明了痔的发病率甚高,男女均可发病,据统计,我国肛肠病的发病率为58.4%,其中,痔占到87.25%,而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痔的实际发病率是46.2%,也有学者认为,50%-9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患过痔疮一次。

Tips

痔疮是通俗叫法,实际上痔的表面很少有明显的糜烂或溃疡所以不称为疮,其表现为半球形隆起,每一个隆起物又称为痔核,统称为痔,为约定俗成故称痔疮。中医“痔”的含义是广义的,既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痔,也包括肛门直肠部的其他疾病。年4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确定了痔疮的定义: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局部团快。

痔疮的病因

痔与人类肛门的解剖结构、排便习惯、饮食起居、感染、工作性质有关。

01中医对痔从何而来的观点

祖国医学很早有研究,认为痔不单纯是局部原因,更主要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加外感六淫七情内伤而得。如《皇帝内经》就指出痔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感受温热等有关。更有唐宋时期医学家提出痔与大肠炽热久忍大便、久泻久痢、过量饮酒、过嗜辛辣、脾胃失调、湿热下注、老人气虚、妇女妊娠和久坐久站有关。

02西医对痔从何而来的观点

1.解剖因素:直立体位、重力作用,腹压增高,直肠下层组织疏松,痔静脉无静脉瓣,造成局部回流差、血管扩张淤血形成痔。

2.不良饮食及排便习惯:喜吃肥腻、胡椒辛辣、饮酒过度、饮食不节、饥饱不均伤肠胃有关(虽然不一定是引起痔的直接原因,但对痔的诱发加重起作用),久蹲厕所、排便看报等不良习惯,影响肛门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同时肛门括约肌松弛引起直肠黏膜脱出,是诱发痔的重要因素。

3.职业因素:工作过度劳累以及从事一些久站、久立、久坐、久行等工作的人发病率较高。(和中医不谋而同:久坐则血脉不行,久行则气血纵横,经络交错,过度劳累使肠胃受伤,以致浊气淤血,流注肛门而生痔。)

4.胃肠原因:长期慢性腹泻、便秘者。腹泻导致大便次数增加使肛门直肠频繁受到刺激,使静脉丛发生静脉炎继发血管扩张、充血引起痔或加重痔;长期便秘者,痔发生率74.5%,因粪便在直肠内潴留过久,压迫和刺激肠壁,影响静脉丛血液回流,肛门直肠部充血、静脉曲张形成痔。

5.腹压增高:女子妊娠、男子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肛管直肠狭窄。

6.其他因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肺气肿、心脏疾病等直接影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使直肠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痔,可引起不易处理的内痔大出血。

Tips

专家提醒:有些人由于受到“痔”的蒙惑,发现便血时就以为是痔疮作怪,从而忽略很多类似痔疮症状的疾病被延误了治疗良机,如直肠癌、直肠息肉、肛裂、慢性肠炎等,导致酿成种种不良后果。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①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

②有症状的痔需进行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主要症状,而非根治;

③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考虑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去除病灶,消除症状,而非根治,痔不能根治。

(一)保守治疗:

1.一般治疗:改变饮食结构、多饮水、多进食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防治便秘和腹泻、温水坐浴、保持会阴清洁;

2.内治法:中医辨证施治,口服清热解毒、收敛固涩、消肿止痛,改善痔静脉血管张力药物、止血、通便、合并感染者需抗生素治疗;

3.外治法:熏洗法、塞药法、敷药法

(二)手术治疗:

1.内痔注射治疗(硬化剂注射):消痔灵注射液

2.内痔套扎法、内痔结扎术

3.混合痔外剥内扎法、超声刀痔切除术

4.PPH手术(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是根据“肛垫学说”的理论基础设计的新型手术,亦是目前推荐的主流手术方式之一。

预防方法:

一、避免不良生活方式

①避免排便时间过长:最好控制在3min之内,排便时避免看报、看手机等。

②久站、久坐不动易生痔,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负面情绪。

③改变饮食结构: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吸烟、大量饮酒;避免辛辣、油炸、烧烤、热性等刺激性食物;(如菠菜、芹菜、西兰花、豆苗、黑木耳、萝卜、竹笋、玉米、海带、瓜类、香蕉、梨、苹果,赤小豆、槐花、黑芝麻、蜂蜜等)

二、肛门保健

①肛门运动锻炼:病人先自行收缩肛门5s,再放松5s,如此持

续进行5min,每日一次;

提肛运动:指用意念有意识的向上收提肛门,每日1-2次,

每次30下。

②坚持热水坐浴,每次15-20min,早晚各一次;或加入1:高锰酸钾液清洗肛门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有资料推荐最后大便后用清洗清洗肛门。

三、其他

积极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如:痢疾、腹泻等

本文由陈培云医师总结编辑,旨在传播最专业的科普知识,非专业人士请勿对号入座,患病应及时就医诊治,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1.季利江、翁立平,《常见肛肠疾病诊治知识问答》:P-P

2.李一兵、庄俊汉、李明、王跃平,《临床医学诊疗常规丛书.肛肠外科诊疗常规》:P-P

3.王雅芹、冯春芝、于游嵩、董文,《肛肠病防治简明教程》:P88-P

4.田仲义《肛肠病中西医综合诊治策略》:P-P

5.贾美华、贾小祥,《肛肠科常见病防治问》P49-P59

6.张秀、谭静范《肛肠医师临床工作手册》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qqpl.com//zcmbyy/12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