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是困扰很多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很多患者因此丧失了生活下去的信心,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患者患上红斑狼疮呢?
红斑狼疮还有没有一些并发症呢?我们该如何有效预防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红斑狼疮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红斑狼疮的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
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因
导致患者患上红斑狼疮的原因有很多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从红斑狼疮感染后的症状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患者患上红斑狼疮的。
1遗传背景本病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中有差异,不同株的小鼠(NEB/NEWF、MRL1/1pr)在出生数月后自发出现SLE的症状,家系调查显示SLE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中约10%~20%可有同类疾病的发生,有的出现高球蛋白血症,多种自身抗体和T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等。单卵双生发病一致率达24%~57%,而双卵双胎为3%~9%。HLA分型显示SLE患者与HLA-B8,-DR2、-DR3相关,有些患者可合并补体C2、C4的缺损,甚至TNFa的多态性明显相关;近发现纯合子C2基因的缺乏,以及-DQ频率高与DSLE密切相关;T细胞受体(TCR)同SLE的易感性亦有关联,TNFa的低水平可能是狼疮性肾炎的遗传基础。以上种种提示SL有遗传倾向性,医院对例SLE家属调查,属多基因遗传外,同时环境因素亦起重作用。
2药物有报告在例SLE中,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3%~12%。药物致病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潜在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或使已患有的SLE的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盐酸肼酞嗪(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
3感染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慢病毒)感染有关。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同时患者血清对病毒滴度增高,尤其对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型、EB病毒、风疹病毒和粘病毒等,另外,患者血清内有dsRNA、ds-DNA和RNA-DNA抗体存在,前者通常只有在具有病毒感染的组织中才能找到,电镜下观察这些包涵体样物质呈小管网状结构,直径20~25mu;m,成簇分布,但在皮肌炎、硬皮病、急性硬化全脑炎中可亦可见到。曾企图从有包涵体样物质的组织分离病毒未获成功,故这些物质与病毒关节有待证实。
4物理因素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且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约1/3SLE患者对日光过敏,Epstein紫外线照射皮肤型LE患者,约半数病例临床和组织学上的典型皮损。两个月后皮肤荧光带试验阳性,如预先服阿的平能预防皮损。正常人皮肤的双链DNA不具有免疫原性,经紫外线照射发生二聚化后,即DNA解聚的胸腺嘧啶二聚体转变成较强的免疫原性分子,LE患者证实有修复二聚化DNA的缺陷。亦有人认为紫外线先使皮肤细胞受伤害,抗核因子得以进入细胞内,与胞核发生作用,产生皮肤损害。寒冷,强烈电光照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有些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曝晒后可演变为系统型,由慢性型演变成急性型。
5免疫异常一个具有LE遗传素质的人,在上述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使机体的免疫稳定机能紊乱。当遗传因素强时,弱的外界刺激即可引起发病。反之,在遗传因素弱时,其发病需要强烈的外界刺激。机体的免疫稳定紊乱导致免疫系统的调节缺陷,发生抑制性T细胞丧失,不仅在数量上,且功能亦减低,使其不能调节有潜能产生自身抗体的B淋巴细胞,从而使大量自身抗体形成而致病。
红斑狼疮的预防措施
1树立乐观情绪正确地对待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生活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预防感染。
2去除各种诱因包括各种可能的内用药物,慢性感染病灶等,避免刺激性的外用药物以及一切外来的刺激因素。
3避免日光曝晒避免日光曝晒和紫外线等照射,特别在活动期,需要时可加涂防日光药物如3%奎宁软膏、复方二氧化钛软膏、15%对氨安息香酸软膏等,其他如寒冷、X线等过多暴露也能引起本病的加剧,不可忽视。
4合理用药对肼酞嗪、普鲁卡因、青霉胺、抗生素和磺胺药要合理作用。
5患者应节育活动期需避免妊娠,若有肾功能损害或多系统损害者,宜争取早作治疗性流产。
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措施
1体贴病人疾苦做好思想开导工作,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和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普及知识向患者普及狼疮知识,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休息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4发热时注意发热时,按发热病人常规护理,避免受凉,积极预防并治疗感冒。
5不宜晒太阳室内阳光过强时,应挂窗帘。禁用紫外线等光性疗法,或服用感光药物和食品,如中药补骨脂和蔬菜中的芹菜等。外出要打遮阳伞,戴遮阳帽,穿长袖上衣和长裙、长裤。
6注意应用激素和免疫副作用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应注意副作用的出现,积极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病毒、细菌感染。
7生活规律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和正常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8饮食给予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饮食。忌食海鲜及辛辣食品,戒除烟酒。
专家简介
黄胜光广东省名中医
主任医师教授硕导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专家委员会痛风学组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擅长治疗:痛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急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慢性胃炎、慢性肠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早搏;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咳嗽、反复感冒;皮肤黄褐斑、痤疮、红斑狼疮;抑郁症、失眠、神经衰弱、亚健康调理等。
推荐阅读:
上医名中医诊疗中心首项科研项目申报通过
将为中风患者带来福音
上医名中医诊疗中心官方服务号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专科哪家好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