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被称为春天的“菜王”,有关春笋食用方法很多,可谓“荤素百搭”。它与各种肉类一同烹饪,味道就显得更加鲜美,无论炒、烧、煮、煨、炖皆可,在春季吃春笋养生好处多多,一起来看看吧!
吃春笋的好处春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病症。
春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春笋的功效生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成分。竹笋不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春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
食用春笋也有讲究,一支竹笋,根据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的不同,可分开食用,各具特色。比如嫩头可用来炒食,或作为肉圆、馅心的配料;中部可切成笋片,炒、烧或作配菜;根部质地较老,可供煮、煨以及与肉类、禽类一起煲汤,还可放在坛中经发酵制成“霉笋”,炖食别有风味。
春笋是佳蔬良药春笋含有植物蛋白、脂肪、糖类、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它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常吃纤维素多的食品,有促进肠道蠕动、吸附脂肪、帮助消化和排泄的作用,有人形象地比喻“吃一餐笋要刮三天油”。常食春笋对防治血脂增高、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有辅助作用。
中医认为,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还能清胃热、肺热,安神,可改善支气管炎痰多之症,在食疗食养中被广泛应用。咳嗽多痰、胸膈不利,常吃凉拌笋有益;春笋煮粥,可治胃肠有热、小便不利、大便不畅,还对久泻形成的脱肛有很好的疗效;食用竹笋烧肉,可滋阴益血;芝麻油焖笋,能化痰消食;小儿患麻疹,可食嫩笋尖做的汤,使麻疹出透,缩短病期。
吃笋禁忌:五类人要少吃1、胃肠功能差者要少吃,这类人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要少吃春笋,每次尝尝鲜就可以了,大病初愈者一定要少吃。
2、4岁以下儿童、产妇和老人要少吃。春笋中的草酸易与钙结合形成难溶的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儿童不宜多吃春笋。刚生完孩子的产妇、老年人体质也比较差,尽量少吃春笋。
3、患有尿道结石、肾结石、胆结石患者要少吃,春笋中的草酸容易和体内的钙形成草酸钙,加重结石患者的病情。所以先焯水,再烹饪,草酸含量大大降低。
4、过敏体质者,有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疾病的人,要少吃春笋。如有反应,马上停止。
5、有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应忌食。
春笋推荐食谱春笋可荤素搭配,凉拌、炒菜、炖汤、做饭、煮粥等,味道鲜美,皆成佳肴。知名的笋菜有:春笋腊肉、“春笋烧鲥鱼”、“春笋白拌鸡”、“南肉春笋”、“糟烩春笋”、“枸杞春笋”和“春笋焖肉”等,推荐几道简单的春笋食谱。
一、春笋炒腊肉
原料:春笋、腊肉及干辣椒、大蒜、姜、葱(蒜苗更好)和盐适量。
制作方法:腊肉洗净,放开水中煮5分钟,去咸味,切片备用。将春笋剥去外皮、去根部较老的部分,切丝,放入沸水中,焯水2分钟捞出,去除草酸备用。炒锅起火,下入腊肉,炒至出油,放入姜、蒜、干辣椒炒匀,再放入春笋,快速翻炒,加盐适量后即可出锅。
二、春笋绿豆饭
原料:大米克,绿豆克,春笋一根、水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春笋去皮切丝备用,将所有食材洗净后,放入电饭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按下开关煮熟即可。
功效:抑制自由基,抗氧化、预防癌症。
三、春笋烧海参
原料:水发海参克,春笋克、瘦猪肉汤毫升。
制作方法:将海参切长条,春笋切段,将肉汤烧开,加入海参、春笋小火炖片刻,加盐、糖、酱油、黄酒适量,淋入芡汁,即可出锅。
功效:滋阴养血,养颜、润肤,可使面部肌肤细嫩、光滑。